【老子道德經ㆍ金山神學版ㆍ第六十七章ㆍ江海章】
|
|||
【無爭論】:
|
先論世人必歸攝於道,如百谷必流注於善下之江海,故聖人必言下、身後而為天下樂推;結論天道利而不害,聖人為而弗爭,故天下莫能與之爭。
|
||
第六七章
第一句
|
那「大江」與「大海」,它們「足以」能夠成為「匯聚融合、包容納養」那「眾多溪谷」的「眾多溪谷之王」的原因,
|
||
第六七章
第二句
|
是因為那「大江」與「大海」,它們都良能「虛己容物、謙卑低下」於「眾多溪谷」,而位於「下游、低處」;
|
||
第六七章
第三句
|
所以,那「大江」與「大海」,它們才能夠成為「匯聚融合、包容納養」那「眾多溪谷」的「眾多溪谷之王」。
|
||
第六七章
第四句
|
我們「比擬」那「道、泛生神」,祂「存恤照顧」世界人類,而「世界人類」,必將「順從追隨」那「道、泛生神」的情形,
|
||
(本節●原屬第三十三章)
|
|||
第六七章
第五句
|
就像那眾多「小溪谷」,必將「順從追隨」那「虛己容物、謙卑低下」的「大江」與「大海」啊!
|
||
第六七章
第六句
|
所以,那「聽祒者」如果想要在上方,上導「人民」,使「人民」獲得「存恤照顧」,
|
||
第六七章
第七句
|
他一定要使「自我」的「行事表現」,良能「謙卑低下」於「人民」;
|
||
第六七章
第八句
|
那「聽祒者」如果想要在前方,前導「人民」,使「人民」獲得「存恤照顧」,
|
||
第六七章
第九句
|
他一定要使「自身」的「行事表現」,良能「謙遜後下」於「人民」。
|
||
第六七章
第十句
|
因此,那「聽祒者」即使「立身」在「前方」,那人民也不會受到任何來自「前方」的「傷害」;
|
||
第六七章
第十一句
|
那「聽祒者」即使「立身」在「上方」,那人民也不會受到任何來自「上方」的「壓迫」;
|
||
第六七章
第十二句
|
如此,世界人類就「自然而然」會喜歡「舉薦升任」他,而不會「厭棄」他。
|
||
第六七章
第十三句
|
因此說,那「天之道」,「天」在這裡的意思是限定於指「自有永有、至高無上」,而不是指「上天」;「天之道」也就是說,那「自有永有、至高無上」的「道、泛生神」的「行得通的正路」:
|
||
(本節●原屬第六十九章)
|
|||
第六七章
第十四句
|
祂「裁成」天地萬物,使天地萬物能夠「盡善盡美」,但祂卻「不傷害」天地萬物;
|
||
第六七章
第十五句
|
而那「聽祒者」所「彰明顯示」的「『道、泛生神』的行得通的正路」:
|
||
第六七章
第十六句
|
他「成就」人民,使人民能夠「安居樂業」,但他又「不爭居上位」。
|
||
第六七章
第十七句
|
不正因為那「聽祒者」,完全沒有「爭居上位」嗎?
|
||
第六七章
第十八句
|
因此,世界人類就「無可」與他「爭居上位」。
|
||
[1]江海:大江與大海也。江,大江也。《釋名.釋水》:「江,公也,諸水流入於其中,所公共也。」《中文大辭典》:「古專稱長江曰江,或稱江水,後世以江為大川之公稱,乃稱長江或大江。」海,
[2]之:表主格江海的詞
[3]所以:可以也,足以也。《中文大辭典》:「所以,可以也。」《墨子.天志下》:「今人處若家,得罪,將猶有異家所以避逃之者。」葉按:「所以避逃之,可以避逃之也。」可以,能夠也,足以也。《中文大辭典》:「可以,能也。」《中文大辭典》:「可,足也。」《論語.學而》:「賜也,始可與言詩已矣。」葉按「可,足也。」
[4]能:可也,可以也,能夠也。《經傳釋詞補》:「能,可也。」
[5]為:成也,成為也。《廣雅.釋詁三》:「為,成也。」
[6]百:成數也,眾多之稱也。這裡百不是只有數量的百,而是指很多,因為古代像「九、百」常常是指數量很多,而不是指數字本身。《中文大辭典》:「百,成數也,眾多之稱也。」
[7]谷:溪谷也,泉出通川也,養也,育也,生長也。《說文》:「谷,泉出通川為谷。」《爾雅.釋水》:「水注川曰谿,注谿曰谷。」《韻會》:「谷,山間流水之道也。」《爾雅.釋天》:「東風謂之谷風。」疏:疏:「孫炎曰,谷之言穀。穀,生也,谷風者,生長之風也。」《中文大辭典》:「穀,養也,育也。」
[8]王:君也,同類中之首領也。《爾雅.釋詁》:「王,君也。」《中文大辭典》:「王,同類中之首領也。」《爾雅翼》:「蜂以千百數,中有大者為王。」
[9]者:指事之詞,這裡指百谷王。
[11]善下之:良能低下於「眾多溪谷」,而位於「下游、低處」也。善,良能也。下,低下也。之,指「眾多溪谷」也。
[12]是以:所以也,因此也。
[13]比:類也,類似也,比況也,比擬也,比如也。《中文大辭典》:「比,比況也,比擬也。」
[14]之:表主格道的詞。
[15]在:存也,存問之也,察也,存恤照顧也。把世界人類的需要,存放在心中,並且隨時關懷察看,而加以細心照顧,就是「在」。《爾雅.釋詁》:「在,存也,察也。」《左氏.襄.二十六》:「吾子獨不在寡人。」注:「在,存問之。」
[16]天下:世界也,世界人類也。
[17]猶:如也,似也,若也,像也。指天地之間的空間供給原理像風箱。《說文通訓定聲》:「猶,叚借為似。」《廣韻》:「猶,似也。」《中文大辭典》:「猶,若也,與似、若同。」
[18]小谷:「小溪谷」也,眾多的「小溪谷」也。這裡的「小谷」就是前面所講的「百谷」,因為「百谷」比「江海」還小,所以就稱為「小谷」。
[19]之:表主格小谷的詞。
[20]與:從也,隨也,逐也。《中文大辭典》:「與,從也,隨也,逐也。」《淮南子.墜形訓》:「蛤蠏珠龜,與月盛衰。」注:「與,猶隨也。」《史記.仲尼弟子傳》:「與時轉貨貲。」集解:「與時,謂逐時也。」
[21]之:表主格聖人的詞。
[22]欲,將也,願也,想要也。《助字辨略》:「欲,將也。」《詩.衛風.氓》:「將子無怒。」傳:「將,願也。」
[23]上民:上導人民也,在上方引導人民也。上,上方也。這裡「上」,不是指地位的高上,而是指職事的分層在上。民:蒼生也,生民也,人民也,人民群眾也。《左氏.成.十三》:「民受天地之中以生。」疏:「民者,人也。」
[24]必以:必使也。必:必定也,一定也,絕對也。《字彙》:「必,定辭。」以,使也,使令也。這裡是說大國使自己低下於小國也。《中文大辭典》:「以,使令也。」《戰國策.秦策》:「向欲以齊事王。」注::「以,猶使也。」
[25]其:彼也,指聖人。
[26]言:我也,自我也。這個「言」字,不是指「言語、言論」,這個「言」字,是指「我,自我」,就以江海為例,江海是以它們的「我,自我」低下於溪谷,讓溪谷流歸於它們,不是用它們的「言語、言論」,讓讓溪谷流歸於它們。《爾雅.釋詁》:「言,我也。」《詩.周南.葛覃》:「言告師氏,言告言歸。」傳:「言,我也。」《詩.小雅.彤弓》:「受言藏之。」傳:「言,我也。」
[27]下之:「謙卑低下」於「人民」也。下,低下也。之,指人民。
[28]其:彼也,指聖人。
[29]欲:將也,願也,想要也。《助字辨略》:「欲,將也。」《詩.衛風.氓》:「將子無怒。」傳:「將,願也。」
[30]先民:前導人民也,在前方引導人民也。前,前方也。這裡「前」,不是指地位的前位,而是指職事的分層在前。先,前也,前進也。《儀禮.大射儀》:「先,首。」注:「先,猶前也。」《說文》:「先,前進也。」民:蒼生也,生民也,人民也,人民群眾也。《左氏.成.十三》:「民受天地之中以生。」疏:「民者,人也。」
[31]身:我也,自身也,自我也。《爾雅.釋詁》:「身,我也。」注:「今人亦自呼為身。」疏:「身,自謂也。」
[32]後之:「謙遜後下」於「人民」也。後:先之對也,遜也,這裡指謙遜也。《中文大辭典》:「後,先之對,遜也。」《文選.曹植求通親親表》:「竊自料度,不後士矣。」葉按:「後,遜也。」之,指人民。
[33]故:因此也,所以也。
[34]居前:「立身」在「前方」也。居,處也,表示立身於某處也。《書.伊訓》:「居上克明。」《呂氏春秋.離俗》:「仁者居之。」注:「居,處也。」前,先也,前方也,這裡「居前」的「前」,就是「先民」的「先」。《儀禮.大射儀》:「先,首。」注:「先,猶前也。」《說文》:「先,前進也。」
[35]而:承上轉下的語助辭。《助字辨略》:「而,承上轉下,語助之辭。」
[36]弗害:不會受到「傷害」。
[37]居上:「立身」在「上方」也。
[38]而:承上轉下的語助辭。《助字辨略》:「而,承上轉下,語助之辭。」
[39]弗重:不會受到「壓迫」。重,厚也,大也,這裡引申為「重壓、迫害」。《說文》:「重,厚也。」《中文大辭典》:「重,大也,多也,深也。」
[40]天下:世界也,世界人類也。
[41]樂進:喜歡舉薦升任他也。樂,喜也,適心也,喜樂也。《一切經音義.二》:「樂,喜也。」《書.大禹謨》:「罔淫于樂。」注:「樂,謂適心。」進,薦也,升也,引也,引而進也。《呂氏春秋.論人》:「貴則觀其所進。」注:「進,薦也。」《玉篇》:「進,升也。」《釋名.釋言語》:「進,引也,引而進也。」
[42]故:因此也,所以也。
[43]天之道:天道也,「自有永有、至高無上」的「道、泛生神」也。天,「自有永有、至高無上」也。天道,「自有永有、至高無上的『道、泛生神』也。名為『道』的至上『泛生神』也。名為『道』的眾神之神也。在上高顯的『道、泛生神』也。」天,自然也,自有永有者也,神也,眾神之神也,至高無上也,在上高顯也。《莊子.天道》:「先明天道而德次之。」注:「天者自然也。」葉按:「天者,自然也。是說天這個字的意思,是渾然自成也,也就是自有永有也。」《爾雅.釋天.釋文》:「天之為言神也。」《春秋繁露.郊義》:「天者,百神之君也。」葉按:「百神之君,言天道是眾神之神也。第四章:『象帝之先。』即言天道為眾神之神。」《鶚冠子.度萬》:「天者,神也。」《說文》:「天,顛也。至高無上。」《釋名.釋天》:「天,顯也,在上高顯也。」《說文》:「天,顛也。至高無上。」《釋名.釋天》:「天,顯也,在上高顯也。」之,表主格天的詞。
[44]利:裁成也,「裁成」天地萬物也。《易.乾》:「文言曰,利物足以和義。」何注:「利者,裁成也。」
[45]而:承上轉下之語助辭也,但是也。
[46]不害:不傷害。
[47]聖人之道:聽祒者所「彰明顯示」的「『道、泛生神』的行得通的正路」也。聖人是完全順服「道、泛生神」的人,是「聽祒者、成道者」,所以「聖人之道」就是「聽祒者、成道者」所彰顯的「道、泛生神」的行得通的正路,並不是說「聖人」在「道、泛生神」之外,還另有「聖人」自己的某種「道」,讀《老子道德經》一定要徹底明白這個道理,否則就會成為異端。
[48]為:成也,成就也。《廣雅.釋詁三》:「為,成也。」
[49]而:承上轉下之語助辭也,但是也。
[50]弗爭:無爭也,不爭也,沒有爭居上位也,沒有爭居高位也,沒有爭居前位也。《說文》:「爭,引也。」段注:「凡言爭者;皆謂引之使歸於己。」弗,不也,無也,沒有也。《廣雅.釋詁四》:「弗,不也。」不,無也
。《助字辨略》:「不字,猶云無也。」
[52]其:彼也,指聖人。
[53]無爭:弗爭也,不爭也,沒有爭居上位也,沒有爭居高位也,沒有爭居前位也。《說文》:「爭,引也。」段注:「凡言爭者;皆謂引之使歸於己。」弗,不也,無也,沒有也。《廣雅.釋詁四》:「弗,不也。」不,無也
。《助字辨略》:「不字,猶云無也。」
[54]歟:乎也,邪也,嗎也。《古書虛字集釋》:「歟,猶乎也,邪也,古通作與。」
[55]故:因此也,所以也。
[56]天下:世界也,世界人類也。
[57]莫能:不能也,沒有能夠也。《集韻》:「莫,無也。」
[58]與之:和他也。與,和也,跟也。之:指聖人。
[59]爭:爭居上位也,爭居高位也,爭居前位也。
0 意見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