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4年12月11日 星期四

老子道德經ㆍ金山神學版ㆍ第五十五章ㆍ使我(扌絜)有知章

 
  【老子道德經ㆍ金山神學版ㆍ第五十五章ㆍ使我(扌絜)有知章】
【有知者大盜論】:
先論人若受有知捆綁,雖行於大道仍須擔心踏入邪路;次論大道平坦,人民卻在邪路上流離;後論官腐民窮,官如大盗而無道。
第五五章
第一句
使[1][2](扌絜)[3]有知[4]也!
假使我們的「內心」,「繫縛」於「有知」啊!也就是說,假使我們的「內心」被「知慧、智慧、大智慧」所「捆綁」,而成為「有知者」啊!
第五五章
第二句
行於大道[5]
我們在那「無外而至大」的「道、泛生神」的「行得通的正路」上「行走」的時候,
第五五章
第三句
唯施是畏[6]
我們唯獨是必須要特別「警醒」,要「擔心害怕」自己會因為被「有知」所「捆綁」,而「錯誤地」踏入了「有知者」的「邪路」,以致於「不知不覺地」遠離了「道、泛生神」的「行得通的正路」,最後「墮落沉淪」成為一位「邪知者」,自己卻「毫不自知」,也完全「無法反省」。
第五五章
第四句
大道甚夷[7]
那「無外而至大」的「道、泛生神」的「行得通的正路」,本來是極為「平坦」而「平安」,可以讓人民不斷地「邁向」更「幸福」的生活;
第五五章
第五句
民甚好解[8]
但人民在那「邪知者」的「大智慧」的「掌權帶領」之下,卻會被他們帶離那「道、泛生神」的「行得通的正路」;進而被這些「邪知者」帶進他們所「造作」出來的「智慧邪路」,全都被「欺騙」,甚至被「驅趕」進入他們「精心設計」出來的「政治陷阱」;因而不斷地遭逢那「邪知者」的「暴政」所帶來的「災禍」,而極為「輕易」地「流離失所」。
第五五章
第六句
朝甚除[9]
那掌權的「邪知者」,他們自己「辦公」和「居住」的「宮府宅邸」,在他們「上下勾結、互相包庇」的「貪污腐敗」之下,總是極度地「豪華修整」;
第五五章
第七句
田甚蕪[10]
那人民所耕種的「農田」,在那掌權的「邪知者」,「上下勾結、互相包庇」的「倒行逆施」之下,總是極度地「廢棄荒蕪」;
第五五章
第八句
倉甚虛[11]
那人民儲備「糧食、物資」的「倉庫」,在那掌權的「邪知者」,「上下勾結、互相包庇」的「巧取豪奪」之下,總是極度地「空虛耗竭」。
第五五章
第九句
服文采[12]
那些踏入「邪路」的「邪知者」,他們的行事,與吃人的「禽獸」,其實沒有什麼差別;但他們一旦奪取了國家的「權力」,他們的身上,就全都自己「人模人樣」地,自動「穿著」和「佩帶」,那用來「劃分階級」的「華貴官服」和「階級配件」,以顯示他們是「高人一等」的統治者,
第五五章
第十句
帶利劍[13]
那些踏入「邪路」的「邪知者」,一旦奪取了「權力」,他們就集體「佩帶著」,可以隨時使用「武裝暴力」,來「鎮壓人民、迫害人民」的「精良武器」,
第五五章
第十一句
猒食[14],貨財有餘[15]
當人民「流離失所」,無法「安居溫飽」時,那些踏入「邪路」的「邪知者」,一旦奪取了「權力」;自己卻每天都「飽足飲食」,他們那靠「貪污腐敗、倒行逆施、巧取豪奪」的「暴政」,所聚歛而來的「財富」,也是多到用不完。
第五五章
第十二句
是謂[16]:「盜芋[17]。」
像這種利用「暴政」,遂行「貪污腐敗、倒行逆施、巧取豪奪」的「掌權」的「邪知者」,全都是:「『狂妄自大的邪惡盜匪』。」
第五五章
第十三句
盜芋,非道也[18]
這種「狂妄自大的邪惡盜匪」,全都是我們要徹底加以「捕捉剷除」的「大盜」,絕不是我們要「順服」的「大道、無外而至大的泛生神」啊!
       
 

 

 

 

[1]使:假定之辭,假使也。
[2]我:己也,己稱也,我們也。《廣韻》:「我,己稱。」
[3](扌絜):束也,縛也,圍係也,繫縛也。《廣雅.釋詁三》:「(扌絜),束也。」《一切經音義.十三》:「(扌絜),圍係也。束縛謂之(扌絜)。」
[4]有知:「無知」之反也。自認擁有「真理知識」也,以「知」所形成的「知慧、智慧、大智慧」當作真理,而強作妄造的「有知者」也。
[5]行於大道:在那「無外而至大」的「道、泛生神」的「行得通的正路」上「行走」也。這裡是說自己不知不覺已經繫縛於「有知」,卻又想走「道、泛生神」的「行得通的正路」,所以才會繫縛於「有知」,卻又在「道、泛生神」的「行得通的正路」上「行走」。行,行走也。《中文大辭典》:「行,行走也。」於,在也。《古書虛字集釋》:「於,在也。」
[6]唯施是畏:唯是畏施也,唯獨是要害怕邪路。唯:獨也,專詞也。《廣雅.釋詁三》:「唯,獨也。」《集韻》:「唯,專詞也。」。施,邪也,邪路也,邪行絕理也。《說文》:「施,假借為迤。」迤,邪也。《文選.張衡.東京賦》:「立戈迤戛。」善曰:「迤,邪也。」《周禮.考工記.弓人》:「葘栗不迤。」注:「迤,邪行絕理者。」是,用於句中,標示賓語前置。常與「唯、惟」相呼應;在白話文中不必譯出。畏,恐懼也,畏懼也,怯也,害怕也。《廣雅.釋詁二》:「畏,懼也。」《廣韻》:「畏,畏懼也。」《增韻》:「畏,怯也。」
[7]大道甚夷:「道、泛生神」的「行得通的正路」,極為「平坦」而「平安」也。甚,極也。《中文大辭典》:「甚,極也。」夷,平坦也。《淮南子.原道訓》:「馳騁夷道。」注:「夷,平也。」
[8]民甚好解:人民極為「輕易」地「流離失所」。民:蒼生也,生民也,人民也,人民群眾也。《左氏.成.十三》:「民受天地之中以生。」疏:「民者,人也。」甚,極也。好,容易也,輕易也。葉按:「好,容易也,如:好辦,好做,好使。」解,散也。散離其心也,流離失所也。《漢書.陳餘傳》:「恐天下解也。」注:「師古曰:解,謂離散其心也。」《呂氏春秋.決勝》:「民解落。」注:「解,散也。」葉按:「解落,散落也,流離失所也
[9]朝甚除:「辦公」和「居住」的「宫府宅邸」極度地「豪華修整」也。朝,官吏聽事之處,家廟,居住宮府也是朝。《正字通》:「朝,諸侯亦有三朝,又,郡守聽事古亦稱朝。」《後漢書.劉寵傳》:「山谷鄙生,未嘗試郡朝。」《王先謙.集解》:「通鑑胡注,郡聽事曰郡朝;府聽事曰府朝。」《國語.魯語下》:「合家事于於內朝。」注:「家,大夫也內朝,家廟也。」《文選.顏延齊,應詔燕曲水作詩》:「君彼東朝。」善曰:「東朝,東宮也。」甚,極也。除,修治也。《易.萃》:「君子以除戎器,戒不虞。」虞注:「除,修也。」疏:「除者,治也。」
[10]田甚蕪:「農田」極度地「廢棄荒蕪」也。
[11]倉甚虛:儲備「糧食、物資」的「倉庫」極度地「空虛耗竭」。倉,藏穀之處也,泛指保管貯藏糧食、物資之建築物。《說文》:「倉,穀藏也,蒼黃取而藏之,故謂之倉。」甚,極也。虛,空也。《廣雅.釋詁三》:「虛,空也。」
[12]服文采:穿著和佩帶,那用來「劃分階級」的「華貴官服」和「階級配件」。服,佩也,衣服也,著衣也。《呂氏春秋.孟服》:「服青玉。」注:「服,佩也。」《廣韻》:「服,衣服。」《中文大辭典》:「服,著衣也。」文采:色澤豔麗也,這裡指華貴豔麗的官服。」《中文大辭典》:「文采,色澤豔麗也。」
[13]帶利劍:佩帶銳利的兵器。引申為佩帶著「鎮壓人民、迫害人民」的「精良武器」。帶,佩帶也。《中文大辭典》:「帶,佩帶也。」《史記.秦記》:「令吏初帶劍。」利,銳利也,引申為精良的武器。《正字通》:「利,刀劍之銳,亦曰利。」劍,泛指兵器。《正字通》:「劍,兵器。」
[14]猒食:飽足飲食也。「猒食」不是得「厭食症」,是指吃得飽飽也。猒,飽也。《說文》:「猒,飽也。」食,食物也。《詩詁》:「凡可食之物曰食。」
[15]貨財有餘:「財富」多到用不完。貨財,財富也。貨,財富也。《書.洪範》:「一曰:食,二曰:貨。」疏:「貨者,金玉布帛之總名。」葉按:「金玉布帛即財富也。」財,貨也,人所寶愛的東西也,金玉布帛粟米等寶貨之總稱也。《廣韻》:「財,貨也。」《說文》:「財,人所寶也。」《中文大辭典》:「財,金玉布帛粟米等寶貨之總稱。」有餘:多餘也。充足盈餘也,有剩餘也,引申為多到用不完。有:多也,足也。《詩.小雅.魚麗》:「君子有酒,旨且有。」集傳:「有,猶多也。」《詩.大雅.公劉》:「爰眾爰有。」箋:「有,財足也。」餘:多也,多餘也。《呂氏春秋.辯士》:「無使有餘。」注:「餘,猶多也。」
[16]是謂:此為也,這是也,這就是也。是:此也。謂:為也,是也。
[17]盜芋:大盗也。盜芋,《甲本》缺。《乙本》作「盗。」《漢簡本》作「盗芋。」北京大學校《漢簡本》時,譯「芋」為「竽」,韓非版亦誤作「竽」。由於部首「竹」和部首「屮屮」,在古文書寫時有時互通,所以韓非才會把「盗芋」錯校為「盗竽」,之後也才會有「竽」為「五聲之長」,而視「竽」為「首魁」的牽強解。北京大學恐是受韓非影響,才會把《漢簡本》中,明顯是「艹」部的隸字「芋」,誤校為「竽」。「芋」就是「大」,因為芋頭的葉子很大,根很實,所以非常嚇人,所以叫做芌,芌就是芋。《說文》:「芌,大葉實根駭人,故謂之芌也。」《正字通》:「芋,本作芌。」《方言》:「芋,大也。」《詩.小雅.斯干》:「君子攸芋。」〔傳〕:「芋,大也。」本章「盜芋,非道也!」意思就是「大盜,不是大道啊!」盜:竊匪也,偷竊的盜匪也。古以盜小而賊大,故私偷為盜,強取為賊。今以強取為盜,私偷為賊,字義剛好相反。群盜亦曰盜賊,或稱盜匪。《正字通》:「盜,凡陰私自利者,皆謂之盜。」《易林》:「虐眾盜名。」《左氏.僖.二十四》:「竊人之財,猶謂之盜。」
[18]盜芋,非道也:「大盜,不是大道啊!」。聖師老子拿同音的「盜、大盗」和「道、大道」和來作對比,看似是幽默,其實是痛心那些「有知者」,不肯往「道、大道」也就是「道、泛生神」的「真理、正路」上行走,卻偏要往「盜、大盗」殘民以逞的「邪路」上行走。

0 意見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