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7年10月7日 星期六

「五蘊熾盛」一點都不苦?

佛教講的「五蘊(五陰)」:「色受想行識」,其實是「知覺」的五種過程:

色(感官接觸對象事物而得到的經驗),受(心裡接通感官所接觸的對象事物),想(心中開始思維對象事物),行(執行思維所得的知識),識(所得的知識轉成固定的意識形態)



六根(眼耳鼻舌身意)是知覺的器官。六塵是知覺的對象事物,六識是知覺所得的意識形態。三個六,合起來叫十八界。

所謂五蘊十八界,是指人透過身體的感官經驗和心的思維,形成知識的整個知覺範疇。釋迦牟尼一開始就是把知識的形成,限定在五蘊十八界之中,並沒有後來所講的末那識和阿賴耶識。

所以五蘊十八界,就是感官和理性的全部知覺作用。

知覺作用是人類最重要的知識來源,尤其是身體的感官作用,更是最重要的功能。西方哲學家休謨認為,人除了感官經驗之外,沒有任何真正的能力。經驗主義(Empiricism)則認定知識的真正來源就是感官。甚至認為世界是感官經驗塑造的世界,沒有絕對的真實世界。

身體的感官經驗和心的思維,合成的知覺活動,對人類的科學和文明而言,是何等的重要,但是釋迦牟尼的佛教卻把這些當成苦事,而大講「五蘊熾盛苦」。

所以佛教講要斷六根的想法,是因為他們錯誤地用「苦、煩惱」來看知覺作用,但絕大多數的學者或科學家,甚至所有的老闆或勞工,若不是每天「五蘊熾盛」,根本就不會有半點成就。

0 意見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