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以老子《道德經》為例,帛書甲乙本,有「虛而不淈」,最初研究的學者,不明「淈」意,以為是「屈」字錯抄為「淈」,就妄把「虛而不淈」改為「虛而不屈」。
淈:讀gǔ. ㄍㄨˇ水出有聲也。《說文》:「淈,一曰,水出貌。」《廣韻》:「淴,水出聲。」
《道德經》有一句話:「未知牝牡之會而朘怒。」意思是小男嬰不知道性愛的事,生殖器卻會勃起,這是他有純善能量。這句話的「朘」字讀zuī. ㄗㄨㄟˉ.,就是指男人的生殖器,客家話至今都還用這個字來表示男人的生殖器。
客家人在講百分比時,還有「十股有三股」這類說法,這就是《道德經》裡的「十有三」,但要注意「有」這個字,是指「足餘、盈餘」,所以客家話的「十股有三股」並不是十分之三,而是比十分之三多,所以《道德經》裡面的「十有三」就是比十分之三還多一點。
《道德經》裡講的自然,過去學者都只能譯對「道法自然」,意思是道承法著祂自己的渾然自成。這裡的「自然」是「自如」的意思,所以是自己如此,渾然自成。
但是《道德經》裡還有兩句:「能輔萬物之自然、百姓謂我自然」過去學者就都譯不出來,因為這兩句的「自然」並不是「自己如此,渾然自成」。
因為從語意來說然有「天道」的「能輔」,有上位者的「功成遂事」,萬物和老百姓就不能硬解為「自己如此,渾然自成」。
所以「能輔萬物之自然、百姓謂我自然」的「自然」,就是「自宜」,客家話裡面,如果某人過的日子很好,過得自由自在又幸福,就會說他過得很「自然」,意思就是他過得幸自在。
因此「能輔萬物之自然、百姓謂我自然」意思就是「能讓萬物過得自在幸福,老百姓都說我過得自在幸福」。
《道德經》這兩句話的「自然」,像現在人講的「自由」,但卻比「自由」還多出了幸福。
所以幸好還有客家話保存,《道德經》這幾個特殊文字和文義,才能譯得出來,所以對國家來說,任何一種古老語言消失,對國家的文化都會是一個重大的損失。
0 意見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