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4年12月10日 星期三

老子道德經ㆍ金山神學版ㆍ第二十四章ㆍ有物渾成章

 
【老子道德經金山神學版第二十四章有物渾成章】
【道法自然論】:
先論「道」是本體、自有者、第一因、永有永動者、賦予生命者、無名者;結論天地人遵法「道」,「道」遵法自己渾然自成的正路。
第二四章
第一句
有物[1]
「真實不虛」地「實存」著那「完滿圓全、周遍無限」,而「沒有矛盾、沒有對立、不可分割」的「實有本體」,
第二四章
第二句
渾成[2]
祂「渾同整體、完滿無限,真純無瑕、質樸無雜」地,以「無上無狀象、無下無分別,無內無中間、無外無邊界,無始無變異、無終無窮盡」又「無塵垢、無污染」的狀態而「渾然自成」,因此祂是「獨立唯一」的「完滿圓全、周遍無限、清淨質樸、無垢無染」的「自有者」;
第二四章
第三句
先天地生[3]
祂早於「天地」而「存在」,祂是「現象至上神」的「上帝、眾神之神」,因此祂是「自有永有者、至高無上者」;祂乃是以「流出」方式,「泛流生成」那「天地萬物」的「獨立唯一」的「泛生神」,祂也是「獨立唯一」的「最初者」,因此就「形成關係」而言,祂是「天地萬物」的「第一因」。
第二四章
第四句
[4]呵!漻[5]呵!
祂「聖潔純淨、無染無垢,而完滿圓全、遍一切處」啊!祂「完滿圓全、遍一切處,而聖潔純淨、無染無垢」啊!
第二四章
第五句
獨立而不改[6]
祂的「本體」超越於萬物而「獨立存在」;祂的「德、道靈(聖靈)」又「汎化」成萬物,並且浸潤萬物,而「內在於萬物」。因而在沒有任何「並存者」的「永不改變」狀態下,祂以「一元」狀態而「獨自存立」;因此祂「永有恆有、不生不滅、不增不減、不分不割、不改不變」,所以祂不會因為「泛生」天地萬物,而被天地萬物「占去」一部份或全部,也不會在「泛生」天地萬物之後,就變成天地萬物而「消失」;更不會出現「善」與「惡」、「天堂」與「地獄」等,各式各樣「二元對立」的狀態。所以就「圓滿性」而言,祂是「獨立唯一」的「具足者」。所以就「不改變性」而言,祂是「獨立唯一」的「永有者、永恆者」;
第二四章
第六句
可以為天地母[7]
祂的「聖量」,「巨大、浩大」到足以「轉化」成「泛生、養育」天地萬物的「生命乳源、母體」,因此,祂是「獨立唯一」的「賦予生命者」。
第二四章
第七句
[8]未知其名[9]
由於祂「純粹沒有名象位階」,祂是「無名者」,所以我當然不能夠「肯定確知」祂的「名象位階」,
第二四章
第八句
字之曰:「道[10]。」
我只好用「文字符號」,崇敬地寫出祂是:「道。」這「道」字的含義,是包含「泛生神」本身,以及祂的「行得通的正路」。
第二四章
第九句
吾強為之名,曰:「大。[11]
由於「道」是「自有永有、至高無上」的,可是「道」這個名字,無法彰顯「道」的「自有永有、至高無上」,所以我不得已,又勉強用「名」尊崇地「命名」祂是:「大」,也就是「尊名」祂是:「無外而至大。」因此「道」又名為「大道」。
第二四章
第十句
大,曰:「逝[12]。」
然而,我前面為「道」所尊名的「大」,又落入「名位」的「正反衝突、矛盾對立」之中,為了破除「無外而至大」這個「名位」,我只好說那「無外而至大」又是:「『消失』那我所尊名的『無外而至大』。」所以我又因此稱這個「大」為「逝」,意思是我前面尊名「道」為「大」,其實也不恰當,會讓人誤以為「道」是「有形有象」,可用「大、小」來形容的東西,所以我又稱這個「大」為「逝」,「逝」就是「消失」的意思。
第二四章
第十一句
逝,曰:「遠[13]。」
然而,剛才我所說的「大」又叫「逝」,其實也還是不恰當,因為別人會誤以為「道」是「消失到什麼都沒有」,所以我要特別再解釋,我所說的「逝」其實不是「消失到什麼都沒有」,而是因為「道」是「又深又遠」,所以我們才見不到祂,所以我又稱這個「逝」為「遠」。
第二四章
第十二句
遠,曰:「反[14]。」
然而,我前面所說的「逝」又叫「遠」,其實也還是非常不恰當,因為別人會誤以為「道」已經「遠離了天地萬物」,所以我必須再特別再解釋,我所說的「遠」其實不是「遠離了天地萬物」,因此我不得已要告訴大家,我這個「遠」必須重新「反向」而行,重新「返回」到我最早命名的「道」這個字;因為我了解,我絕對無法用任何「純粹正確」的「名」,來表述原本「無名」的「道」,不得已之下,也只好用「道」這個字來寫出了;所以我必須「反向而行」,回到我最早命名的這個「道」字,而不再為「道」作其他命名了,所以我又稱這個「遠」為「反」,「反」的意思就是:「『背反覆蓋』那我所說的『遠、逝、大』這些字,而再度「返歸」於『道』這個字。」
第二四章
第十三句
道大[15]
那「道」泛生天地萬物,並且養育天地萬物,因此被世人「尊名」是「大」,而稱「大道」,意思是「無外而至大的道」,
第二四章
第十四句
天大[16]
那「天」覆育萬物,也被世人「尊名」是「大」,而稱「昊天」,意思是「廣大的天」,
第二四章
第十五句
地大[17]
那「地」載養萬物,也被世人「尊名」是「大」,而稱「大地」,意思是「廣大的地」,
第二四章
第十六句
王亦大[18]
那「君王」治理國家,也被世人「尊名」是「大」,而稱「大王」,意思是「偉大的王」。
第二四章
第十七句
國中有四大[19]
在很多國家中,都有「道、天、地、王」四者,同樣被人「尊名」是「大」,
第二四章
第十八句
[20]王居一焉[21]
唯獨所有的「王」,都只不過是處於「渺小」如「微塵之地」的「一個人」而已,根本沒有資格和「道、天、地」並列為「大」;所以「王」必須排除於「大」之外啊!
第二四章
第十九句
人法地[22]
「人」生存於「地」,因此,只要是「人」,無論他是「君王」還是「萬民」,都必須要遵法「地」的「地理」;
第二四章
第二十句
地法天[23]
「地」仰承於「天」,因此,「地」必須要遵法「天」的「天文」;
第二四章
第二一句
天法道[24]
「天」泛生於「道」,因此,「天」必須遵法「道」的「真理、正路」,
第二四章
第二二句
道法自然[25]
「道、泛生神」是祂自身的條件「完備具足」,而「渾然自成」,因此「道、泛生神」必須遵法祂自己「渾然自成」的一切「真理、正路、道德紀律、宇宙原理、法則規律」;所以「道、泛生神」無法作出「違背」或「不合」祂自己「渾然自成」的一切「真理、正路、道德紀律、宇宙原理、法則規律」的事情;也無法作出「改變」或「破壞」祂自己的「真理、正路、道德紀律、宇宙原理、法則規律」的事情。
       
 

 
 

 

[1]有物:有一個東西,有一個上帝也,有一個本體也。「物」,俗云「東西」也。「物」是可以養人的東西,「道、泛生神」用祂的「德、道靈(聖靈)」來養育天地萬物,所以聖師老子用「物」來指稱「道、泛生神」以及祂的「道靈(聖靈)」。這個「物」在古代有很多意義,如《中文大辭典》:「萬物也,事也,凡物可以養人者,殖生者,禽獸蟲魚也,財物之服兵器之屬也,牢鼎之實也,色也,職也,類也,禮也,權勢也,鬼神也,外境也…..」所以說,「物」雖譯為「東西」,但其實這個「物」的意思,完全是以它所描述的事物為準;所以這裡講的「有物」,是可以譯為「有神,有本體,有泛生神,有上帝」等,種種符合於對「道」描述的文字。就像第二十章:「道之物。」是指「德」,雖然譯為「道的東西」,但是如果譯為「道的道靈,道的聖靈,道的大能量..」等符合對於「德」描述的文字,只要閱讀的人能理解,就是合宜的。
[2]渾成:渾然而自成也。渾然,自然天成,無邊無際也。《韓愈.上襄陽于相公書》:「渾然天成,無有畔岸。」渾與混通,混即是渾。「渾成」,《帛書甲.乙本》作:「昆成。」昆與混通,所以「昆成」即「混成」。由於「混」字在現代科學用語中,有「混合物」的字義,這個字義和「道、泛生神」是質樸純真的體性不合,再加上我們常用的「渾然自成」,並不用「混然自成」所以將「混成」校為「渾成」。《詩.采薇序》:「西有昆夷之患。」釋文:「昆,本又作混。」《太玄經.中》:「昆侖旁薄幽。」注:「昆,渾也。」渾,大也,盛也,全也。《廣雅.釋訓》:「渾渾,大也。」《中文大辭典》:「渾,全也。」《杜甫.春望詩》:「渾欲不勝簪。」葉按:「渾,全也。」《方言.二》:「渾,盛也。」
[3]先天地生:先於天地生成,祖於天地生成也。這裡「先」字有兩義,一.比天地早生成,二.是天地的先祖。《玉篇》:「先,早也。」《漢書.禮樂志》:「忘先者眾。」注:「先者,先人,謂祖考也。」第四章:「象帝之先。」說明「道、泛生神」是一切至上形象神的祖先,所以「道、泛生神」也是天地的祖先。生,產也,出生也,誕生也。《玉篇》:「生,產也。」《中文大辭典》:「生,出生也,誕生也。」
[4]潚:深清也,言「道、泛生神」為「聖潔純淨、無染無垢,而完滿圓全、遍一切處」也。《說文》:「潚,深清也。」段注:「謂深而清也。」《廣韻》:「潚,深清也。」
[5]漻:清深也,與潚義同。言「道、泛生神」為「完滿圓全、遍一切處,而聖潔純淨、無染無垢」《說文》:「漻,清深也。」《廣韻》:「漻,水清也。」
[6] 獨立而不改:獨自存立,而永恆不變也。「獨立」是一個很重要的神學概念,表示「道、泛生神」是獨自存立的,在祂之外沒有任何東西存在。所以很多人都說,「道、泛生神」就是「一切」,也就是「道即一切,一切即道」。但是在說「道即一切」時,有一個很大的危險,因為這句話中,沒有清楚定義「一切」是什麼,如果「一切」被解釋成「萬物」,那麼這句話就會變成「道即萬物,萬物即道」,如此「道、泛生神」就會變成「一切萬物」的總和,如此「道、泛生神」就會被萬物分別佔去一部份,最後被分割成許多小部份的不同物類,而完全消失了;這種形式的「道即一切」,最後還會轉變為「道即是一」,就是「道即是大自然的統一之理法」,而變成「自然論」外道,而不是老子神學的「自然神論」正信。「自然論」外道,主張「道即是一」之後,就會認為「道」就是大自然理法的綜合體,而完全抹去「道、泛生神」的獨立性,「道」就會變成「法、理、一」這些沒有生命,也沒有實的「無命無體」之物;於是他們就會另外去創造一些神來膜拜。由這裡我們也可以看出,那些主張道是「法、理、一」的自然論外道,他們的思想並不是從《老子道德經》而來,他們更不是聖師老子的門徒。因為聖師老子在《老子道德經》中,明白說「道、泛生神」是「獨立唯一,至高至上」的泛生神,是眾神之神,除「道、泛生神」之外,沒有其他任何「獨立唯一,至高至上」的神。聖師老子說:「以道立天下。」可沒說:「以其他神立天下。」所以說辨別正信和外道,只要看他所崇拜的最高神是不是「道、泛生神」就知道了。「道、泛生神」之所以能「獨立而不改」,而不被萬物佔去一部份或全部,那是因為「道、泛生神」,是以也的「德、道靈(聖靈)」生成並浸潤養育萬物,「道、泛生神」本身是「獨立而不改」,絕不會成為萬物一部份的。這種狀態神學上稱為「既超越於萬物,又內在於萬物」「既超越於萬物」就是「獨立而不改」,「又內在於萬物」就是「可以為天地母」。獨立:獨自存立也,無匹也。《中文大辭典》:「獨立,謂無匹也。」《中文大辭典》:「獨,僅也,單也。」立,存在也。《中文大辭典》:「立,存在也。」《諸葛亮.後出師表》:「漢賊不兩立。」葉按:「不兩立,不兩存在也。」而,且也,又也。《中文大辭典》:「而,且也,又也。」《經詞衍釋、七》:「而,猶且也。」改,更也,改變也。」《說文》:「改,更也。」
[7]可以為天地母:足以為天地之母,這裡是指「道、泛生神」的「聖量」,這「聖量」也就是祂的「德、道靈(聖靈)」中的神聖能量,巨大、浩大到足以轉化成為天地萬物的「生命乳源、母體」。可以:能夠也,足以也。《中文大辭典》:「可以,能也。」《中文大辭典》:「可,足也。」《論語.學而》:「賜也,始可與言詩已矣。」葉按「可,足也。」為:此狀變成彼狀也,轉化成為也。這裡是指「道、泛生神」的「聖量」,巨大、浩大到足以轉化成為天地萬物的「生命乳源、母體」。《中文大辭典》:「為,此狀變成彼狀也。」葉按:「『道、泛生神』的「聖量」,轉化成為天地萬物的「生命乳源、母體」就是『為』。」天地:這裡指天地萬物,也就是全宇宙。母:「生命乳源、母體」也。
[8]吾,我也,這裡指聖師老子自己,因為「上帝、泛生神」,是聖師老子首先命名為「道」的。
[9]未知其名:不知道「上帝、泛生神」的名字,未知:不知也。未,不也。《玉篇》:「未,猶不也。」其:指「上帝、泛生神」也。名:名字也。因為「上帝、泛生神」本來就是是純粹沒有名字的,所以任何人都不可能知道祂的名字,當然連聖師老子也不可能知道祂的名字。
[10]字之曰道:用文字把「上帝、泛生神」寫成是「道」。聖師老子首先命為「道」的意思,是因為「道」在古文是寫成「行」的中間有一個「人」字,表示是人可以走的路,所以「道」是「可行的路」,也就是「行得通的正路」。這是從「行得通的正路」這個角度來命名。要特別注意的是,「字」本來也就是「名」,因為「名」越來越多,所以就改稱為「字」,「字」裡面有一個子,本來是懷孕生子、育子的意思,後來就延申為滋,「字」是「名」滋生出來的「字」,所以才會叫作「字」。因為「道」原本沒有「名」,所以「道」就更沒有「字」了,聖師老子用字寫出「道」,就已經是是不得已的命名工作了。因為「字」就是「名」,所以聖師老子雖沒有說:「名之曰道」,而說「字之曰道」,其實意思是一樣的,這樣不但完成了命名工作,也多加了記錄成文字的工作。字,名也,文字也。這裡作動詞,表示用文字來寫。《中文大辭典》:「字,文字也。」《周禮.春官.外史.掌達書名于四方.注》:「古曰名,今曰字。」疏:古者文字少,直曰名;後代文字多,則曰字。字者滋也,滋益而名,故更稱曰字。」《說文》:「字,乳也。」段注:「人與鳥生子曰乳。」《易.屯》:「女子貞不字。」虞注:「字,姙娠也。」《正字通》:「字,育子也。」之,祂也,指「上帝、泛生神」。曰,是也,謂也,稱為也,叫作也。《古書虛字集釋》:「曰,猶是也。」
[11]強為之名曰大:又勉強為「上帝、泛生神」命名為「無外而至大」的「大」。這是在第一次命名為「道」之後的第二次命名,要作第二次命名的原因,是因為一般人看到「道」這個字,雖然能夠明白「道」作為「行得通的正路」這個意思,但是卻不知道這「道」是什麼樣子,所以才作第二次命名,這次命名為「大」,表示「道」是無邊無際的「大」。這是從體積的角度來命名。強:勉強也。《集韻》:「強,勉也,或作疆。」為之:為那「上帝、泛生神」也。《廣韻》:「為,助也。」名,命名也。大,無外而至大也。《中文大辭典》:「大,巨也。大,善也。大,美也。大,壯也。」
[12]大曰逝:無外而至大又叫作消失也。原本第二次命名叫「大」,但這個「大」是一個與「小」具有強烈「正反衝突、矛盾對立」的「名」,並且形成「道」的「形象」,所以這個「大」的「形象」,必須加以打破,以名落入「名」的「名象位階」之中,所以聖師老子便作了針對「大」的第三次命名,這個名就是「逝」,「逝」就是「消逝、逝去、消失」,而以「逝」打破「大」的「形象」。要特別注意的是這個「逝」的命名,是針對「大」而作對治的命名,不是針對「上帝、泛生神」所作的命名。逝,往也,去也,亡也,死也。《說文》:「逝,往也。」《中文大辭典》:「逝,去也,謂死也。」去,亡也,亡失也。《後漢書.梁鴻傳》:「鴻乃尋訪燒者,問所去失。」注:「去,亡也。」亡,失也。《中文大辭典》:「亡,去也,亡也,失也。」
[13]逝曰遠:消失又叫作又深又遠。這個「遠」也是對治「逝」才說的,因為聖師老子講「逝」的時候,別人會誤以為他講「上帝、泛生神」是「消逝、逝去、消失」,這樣誤會就更大了,所以聖老子就再特別解釋而作了第四次命名,這個名就是「遠」,意思是說「上帝、泛生神」不是消失到什麼都沒有了,而是因為祂廣大深遠,所以看不見,所以我第三次命名時,才會說「逝」,所以現在我作第四次命名為「遠」,而正式改更過來。遠,遼也,遐也,深遠也,這裡引申為又深又遠。《說文》:「遠,遼也。」《爾雅.釋詁》:「遠,遐也。」《易.繫辭下》:「其旨遠。」疏:「其旨意深遠。」
[14]遠曰反:又深又遠又叫作背反。這一句話是針對前面所命名的「大、逝、遠」而說的。因為聖師老子在第一次命名「上帝、泛生神」是「道」之後,他之後連續又補充了「大、逝、遠」三個名,但是卻越說越不清楚,看的人也一定看得迷糊,所以當聖師老子說到「遠」的時候,就很清楚「上帝、泛生神」不論怎麼命名,都得不到可以讓人滿意的名;於是聖師老子就說,那就此打住罷,讓我們背反覆蓋那「大、逝、遠」三個名,而返回到那我第一次命名的「道」就好了,就決定用「道」這個字來命名了。所以後句就直接用「道」這個字,而說「道大」。當然這是聖師老子為「上帝、泛生神」命名,並不是必然完全經過這個程序,而是舉例示範,好讓大家了解為「上帝、泛生神」命名,是一個多麼困難的事,也永遠不會有大家都滿意的名,所以就勉強用「道」這個字了。反,翻也,覆蓋也,背反也,去而復來也,返回也。所以說這個「反」字有兩層意義:1.背反「大、逝、遠」這三個名。2.返回「道」這個名。《說文》:「反,覆也。」《中文大辭典》:「翻,覆轉也。」《說文》:「覆,蓋也。」《儀禮.士冠禮》:「主人受,眡反之。」注:「反,還也。」《鬼谷子.捭闔》:「去就倍反。」注:「去而復來曰反。」
[15]道大:「道」無外而大也。「道」泛生天地萬物,並且養育天地萬物,所以「道」可說是無外而大的大。
[16]天大:天覆育萬物,被稱為昊天,所以天是大。昊,大貌也,天的大名號也。《詩.王風.黍離.傳》:「則稱昊天。」疏:「昊,大貌。」《詩.周頌.昊天有成命》:「昊天有成命。」箋:「昊天,天大號也。」葉按:「天大號,天之大名號也。」
[17]地大:地載養萬物,被稱為大地。
[18]王亦大:君王治理國家,也被稱為「大王」的大。亦,「也」也。《中文大辭典》:「也,猶亦也。」《古書虛字集釋》:「亦,猶口語之言「也是」也。」
[19]國中有四大:邦國之人的心目中有四個大也。各個國家中,有「道、天、地、王」四者,同樣被人尊名是「大」。國中,各個國家之中也。「大」是世人尊的「名」,世人都住於各邦國之中,所以說邦國中有四大,並不是說「道、天、地、王」都住在邦國之中。國,國家也,邦國也。
[20]而:唯也,唯獨也。這裡是說,「道、天、地」都合情合理的可以被稱為大,就唯獨這個「王」,根本沒有資格和「道、天、地」並列而被稱為大。《經詞衍釋.七》:「而,猶唯也。」《廣雅.釋詁三》:「唯,獨也。」
[21]王居一焉:王處在渺小地方也。王居一焉,是說王只不過是處於渺小如微塵之地的「一個人」而已,根本沒有資格和「道、天、地」並列為「大」。居:謂所處之位也。《孟子.盡心上》:「居移氣。」集注:「居:謂所處之位。」一,少也,小也,這裡引申為渺小的地方。《廣韻》:「一,少也。」少,小也。《左氏.定.十四》:「從我而朝少君。」釋文:「少,本作小。」《文選.左思.蜀都賦》:「亞以少城。」注:「良曰:少城,小城也。」焉,語尾助詞,「啊」之意。
[22]人法地:「人」生存於「地」,故遵法「地」之「地理」。法,象也,守法度也,遵法也。《呂氏春秋、情欲》:「必法天地也。」注:「法,象也。《荀子.不苟》:「愚則端慤而法。」注:「法,謂守法度也。」
[23]地法天:「地」仰承於「天」,故遵法「天」之「天文」。
[24]天法道:「天」泛生於「道」,故遵法「道」之「真理、正路」
[25]道法自然:「道、泛生神」是「渾然自成」,故遵法祂自己那「渾然自成」的「真理、正路、道德紀律、宇宙原理、法則規律」。

0 意見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