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6年10月14日 星期五

大肚地名由來

台中的「大肚」是「大都」之誤,「大都」是台灣明代王的國都,所以台中的「大肚」,在台灣明代王時代,曾經是一個國家的首都。
清.巡臺御史.黃叔璥1722年(康熙61年)所著《臺海使槎錄》記載:「大肚山形,遠望如百雉高城,昔有番長名大眉。」
可是事實上這個「大肚山」的「大肚王」,不但不叫「番長」,而是叫「大明王、明代王」,這位「大明王、明代王」也不是叫「大眉」,而是叫「大明」。「眉」與「明」字形字音都極為近字,所以是巡臺御史黃叔璥故意以「眉」這個字,來暗示「明」,以免招來政治獄或文字獄。
甚至所謂「大肚山」這個名稱也絕對是假的,「大肚山」和人的「肚子」和「山」都沒有關係,也和「南島原住民語」毫無瓜葛。
黃叔璥講的「大肚山形」這句話,是文言文,「大肚山形」並不是講「大肚山」的「山形」,而是講「大肚」這個地方的「山形」。因為所謂的「大肚山」,根本就是一個高聳的「台地」,而不是真的「高山」,所以黃叔璥才會說像「高城」,「高城」就表示那裡的地形高聳,但不是真的山,而是可以建「大都城」的高聳台地。
所以「大肚山形」是講「大肚」這個地方的「山形」,並不是講「大肚山」的「山形」。因為事實上「大肚」不是「大肚山」,而是「大都」,黃叔璥講的「大肚山形」就是「大都山形」。
因此,黃叔璥講的「大肚山形,遠望如百雉高城,昔有番長名大眉。」真正的意思就是:「『大都』的山勢地形,遠遠望過去,就好像是三百丈高的『高城』,從前這裡有一個『帝王』,他的名號叫『大明王』。」
所以說,「大肚」其實是「大都」之誤,「大都」是古代王畿外圍的公之采地。《周禮.地官.載師》:「以小都之田任縣地,以大都之田任畺地。」鄭玄.注:「大都,公之采地,王子弟所食邑也。」
「大都」後來泛指「都邑之大者」。到了元朝,把北京當成「元大都」也稱「大都」,「大都」突厥語稱為汗八里,意即「可汗之城」。明朝人滅了元朝,所以「明代王.建文帝朱允炆」把他在台灣的國都稱為「大都」,是可以理解的。
「大都」這個地方,因為作為「明代王」的「國都」而稱為「大都」。但是清代的黃叔璥不敢講「大都」,他只敢講發音近似的「大肚」。因為講「大都」會讓人知道那裡是「明代王、大明王」的「國都」,這樣他就可能會有「追念前朝(明朝)」的牢獄之災。


0 意見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