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老子道德經ㆍ金山神學版ㆍ第十六章ㆍ至虛極也章】
|
|||
【復命論】:
|
論透過知覺的虛淨,觀察眾人藉著淨化而「復命」,因而明白「道」的真理;以真理來行動,便能以平等公正來匡正世界,而得到「道」的長治久安。
|
||
第十六章
第一句
|
我們「潔淨」自己那永遠是「善惡兼容」,既能「容納潔淨之善」,也能「沾染塵垢之惡」的「身魂身識、心魂心識」,使「身魂身識、心魂心識」都「打掃清潔」到「虛清潔淨」而「不藏污納垢」的「最極致極點」;
|
||
第十六章
第二句
|
我們「平靜」自己那永遠是「善惡兼容」,既能「容納潔淨之善」,也能「沾染塵垢之惡」的「身魂身識、心魂心識」,使「身魂身識、心魂心識」都「持穩守正」到「平靜平穩」而「不邪行盲動」的「最純正端正」。
|
||
第十六章
第三句
|
就在我們的「身識、心識」,保持在「最虛清潔淨、最平穩端正」的時候,那「宇宙萬物」各自順從著自己「無限生長擴展的生存欲望」,「紛紛亂亂」地在天地之間「大量興作」,
|
||
第十六章
第四句
|
我們就用那最「虛清潔淨、最平穩端正」的「身識、心識」,來「觀察」那「宇宙萬物」的「復本還元」,也就是「觀察」那「宇宙萬物」,恢復到各自「根本、根元」的「道性」啊!
|
||
第十六章
第五句
|
那「宇宙萬物」之中的「天物」,「天物」的「物」在這裡的意思是限定於指「眾人、一切眾人」,而不是指「一切名物」。「天物」也就是獲得「道、泛生神」之「天命(神命、神性)」的「一切眾人」,如果能夠從奴役於「大量無限生長擴展」的「生存欲望」,造成「失律脫序、煩擾紛亂」的「外在物獸個性」中,
|
||
第十六章
第六句
|
各自藉著那最「虛清潔淨、最平穩端正」的「身識、心識」,來「復本還元」,返還回到自己稟受於「道、泛生神」的「根性」,這「根性」也就是「宇宙萬物」的「屬道本性」,「屬道本性」也就是「命、性、命性、道性、神性、靈性」,
|
||
第十六章
第七句
|
這就是:「超越解脫我們『身識、心識』中,與生俱有的『物獸個性』的奴役,而顯現出自己內在稟受於「道、泛生神」的『聖潔純淨』的『屬道本性』的『自我淨化』。」
|
||
第十六章
第八句
|
淨,
|
如果我們能夠做到「超越解脫」我們『身識、心識』中,與生俱有的『物獸個性』的奴役,而顯現出自己內在稟受於「道、泛生神」的「聖潔純淨」的「屬道本性」的「自我淨化」,
|
|
第十六章
第九句
|
這就是能夠:「重返『道性生命』,也就是『復本還元』而『復活重生』,重新回到依據自己稟受於『道、泛生神』的『聖潔純淨』的『命、性、命性、道性、靈性』而生活。」
|
||
第十六章
第十句
|
復命,
|
重返「道性生命」,也就是超越解脫我們「身識、心識」中的「物獸個性」,重返「屬道本性」,「復活」稟受於「道、泛生神」的「屬道生命」,
|
|
第十六章
第十一句
|
凡是重返「道性生命」,就是回到「道、泛生神」,內造於「一切眾人」生命中的「至高至上、不可違逆」的「真理、正路、道德紀律、宇宙原理、法則規律」。
|
||
第十六章
第十二句
|
我們如果能夠重返「道性生命」,並且「認識」和「服從恪守」那「道、泛生神」的「真理、正路、道德紀律、宇宙原理、法則規律」,
|
||
第十六章
第十三句
|
這就顯現了我們已經用我們內在的「道性」,接通了「道、泛生神」的「生命網絡」中,所傳遞的「信實訊息」;我們因此就能夠透過自身和「道、泛生神」同性同體的「道性」,「直證直悟」而直接認識,並證明「道、泛生神」的存在,也同時能連帶認識「天地萬物」的存在,而獲得「內明、道性之明」;也因此,我們才能具有認識「道、泛生神」和「萬物」的「能力」;也因此,我們才能具有「良善的道德」,以及分辨「是非、善惡」的「純善的能力」。
|
||
第十六章
第十四句
|
人如果不重返「道性生命」,不「認識」也不「服從恪守」那「道、泛生神」的「真理、正路、道德紀律、宇宙原理、法則規律」,就是「無明遮蔽、蒙蔽瞎盲」;
|
||
第十六章
第十五句
|
「無明遮蔽、蒙蔽瞎盲」,而放縱自己以「身識、心識」中的物獸個性「胡亂造作」,就會造做出種種危害自身與天地萬物的「悖逆『道、泛生神』的災禍」。
|
||
第十六章
第十六句
|
能夠重返「道性生命」,「認識」並「服從恪守」那「道、泛生神」的「真理、正路、道德紀律、宇宙原理、法則規律」,就是能夠服從恪守「道、泛生神」的「真理、正路、道德紀律、宇宙原理、法則規律」而「行動運用」;
|
||
第十六章
第十七句
|
那能夠服從恪守「道、泛生神」的「真理、正路、道德紀律、宇宙原理、法則規律」而「行動運用」的人,才能夠公平地恪守「道、泛生神」的「真理、正路、道德紀律、宇宙原理、法則規律」,而「平等公正、無有差別」地,以「公平、公理」對待「萬民」;
|
||
第十六章
第十八句
|
那能夠「平等公正、無有差別」地,以「公平、公理」對待「萬民」的人,才能夠「平等公正、無有差別」地「領導匡正」世界;
|
||
第十六章
第十九句
|
那能夠「平等公正、無有差別」地「領導匡正」世界的人,才能夠「和同」於「上天」;
|
||
第十六章
第二十句
|
那能夠「和同」於「上天」的人,才能夠「和同」於「道、泛生神」;
|
||
第十六章
第二一句
|
那能夠「和同」於「道、泛生神」的人,才能夠「福長祚久」;
|
||
第十六章
第二二句
|
那能夠「和同」於「道、泛生神」的人,一生都不會因為「無明所遮蔽、覆蔽而瞎盲」,而被「身識、心識」中的「物獸個性」胡亂造作的「罪孽災禍」所「危害敗壞」。
|
||
[1]至虛極:淨心清修到清淨虛空的最清淨;表示使自己的內心不存有任何固定的概念成見。至:到也,深也,深入到也。《廣韻》:「至,到也」。《國語.晉語一》:「固皆至矣」。注:「至,深也。」虛:空也,虛空也,「虛」是指內心毫無成見、定見的清淨狀態。極:限極也,這裡是指清淨的極限,也就是最清淨的狀態。《左氏.昭.十三》:「貢獻無極。」疏:「極,謂限極。」
[2]守靜表:靜心到持守正定平靜的最正定;表示內心絲毫沒有不正的傾動或偏斜思想。守,持也。靜,動之對也。表:正也。《淮南子.本經訓》:「抱表懷繩。」注:「表,正也。」表也通錶,是計時器,所以有校正之正的意思。《中華大字典》:「表,按今計時之器曰:表。以金類為之,俗因書作錶。」
[3]萬物:宇宙萬物物也,宇宙一切事物也。
[4]旁作:大作也,普作也,廣作也,大量與起也。引申為盤根錯節地大量興作。旁:大也,溥也,普也,廣也。《廣雅.釋詁》:「旁,大也。」《說文》:「旁,溥也。」《廣雅.釋詁二》:「旁,廣也。」作:起也,興起也。《中文大辭典》:「作,興起也。」《說文》:「作,起也。」
[5]吾:我,我們也。
[6]以:用也,憑藉也。這裡是指憑藉不受垢、不傾動的清淨正定心靈。《說文》:「以,用也。」《廣雅.釋詁》:「以,用也。」《文言文虛字大詞典》:「以,憑,憑藉。」
[7]觀其復:探究那萬物的還歸本原;是指探討萬物復原於它們稟受於「道、泛生神」的道性。觀:探究也,探討也。《說文》:「觀,諦視也。」其:它們,指旁作的萬物。復,返也,復原也,指一切名物返本歸原的狀態。《爾雅.釋言》:「復,返也。」
[8]天物:獲得「道、泛生神」之「天命(神命、神性)」的「物類」也,獲得「道、泛生神」之「天命」的「人」也,人由於獲得「道、泛生神」之「天命」,所以才能「復命」,若人未得「天命」,則無「命」可復,就不能「復命」。經文雖沒有直說「天物」是人,但據後文「歸根、淨,復命,知常,容,公….」,則非人莫能。故知此「物」字,也和某些篇章的「萬物」一樣,是指「一切眾人」,而非「宇宙萬物」。這裡作「天物雲雲」,其實是有意和前句「萬物旁作」的「萬物」作出區隔,所以才不作「物、萬物」而作「天物」。因為「萬物旁作」的「萬物」是指「宇宙萬物」大量興作,而「天物雲雲」的「物」則是指「一切眾人」。為什麼「天物雲雲」的「物」不能說是「宇宙萬物」,因為「宇宙萬物」有礦石之類、禽獸之類,礦石這類東西是不能「歸根、淨,復命,知常,容,公….」,而禽獸之類則不在「歸根、淨,復命,知常,容,公….」的論述之類,也無此能力。所以「天物」就是指獲得「道、泛生神」之「天命」的「人」。《中文大辭典》:「天,命運也,自然之分。」《列子.仲尼》:「樂天之命,故不憂。」注:「天者,自然之分。」葉按:「天命,就是『道、泛生神』自然付與人的生命。」孔子自稱:「五十而知天命。」孔子之孫,子思所作的《中庸》說:「天命之謂性,率性之謂道。」就是講天命之性是源自於「道、泛生神」。而孔子:「五十而知天命。」可能也是在五十一歲和五十七歲的時候,兩次見了聖師老子之後,經過聖師老子開釋,才知道「天命」的道理。而孔子之孫子思曾困在宋國,所學到的也可能是《老子道德經》的思想,回來後根據《老子道德經》的神學,重新改造詮釋他祖父孔子的學說,而寫成《中庸》,《中庸》開宗明義的「天命之謂性、道不可須臾離(一點都不可分割)」這些思想,都有老子神學的影子。過去有很多學者依據各種考據,主張聖師老子是宋國人;孟子說:「宋人有閔其苗之不長而揠之者。」這個故事也可能是改編於《老子道德經.第九章》:「植而盈之不若其已,短而抁之不可長葆之。」如此,孟子說的宋人,就是老子筆下的人,所以聖師老子極可能是宋人。由此可見聖師老子的「天命」神學,對各家學術的影響非常廣泛而深遠。《史記.孔子世家》記:「孔子生鯉,字伯魚。伯魚生伋,字子思,年六十二,嘗困於宋。子思作《中庸》。」
[9]
雲雲:盛也,多也。大量無限生長擴展也。《詩.齊風.敝笱》:「其從如雲。」〔傳〕:「如雲,言盛也。」《後漢書.竇憲傳》:「雲輜蔽路,萬有三千餘乘。」〔注〕:「輜,車也。稱雲言多也。」雲,通「云、芸」。《說文》:「雲、云、古文省雨。」云與芸通。《抱朴子.逸民》:「萬物芸芸。」《抱朴子.論仙》:「萬物云云。」故「雲雲」即「芸芸」。
[10]各:各自也。《正字通》:「各,凡事物離析不相合,皆謂之各。」
[11]復歸於:復原回到也。復,返也,還也。《爾雅.釋言》:「復,返也。」歸:還也,返也,回也。《集韻》:「歸,還也。」《廣雅.釋言》:「歸,返也,歸原處也。」於:至也,到也。《文言文虛詞大詞典》:「於,至,到。」
[12]其:己也,指萬物自己。「其」與「己」通用。《古書虛字集釋》:「其,彼也,字或作己。《國語.晉語三》:簡曰:『以君之出也處己,入也煩己,饑食其糴,三施而無報,故來。』《論語憲問篇》:『不患人之不己知,患其不能也』。此上二例『其』亦皆『己』字,變文以避複耳。」
[13]根:本也,始也;這裡是指萬物各自的「根性、本性」,這「根性、本性」就是人稟受於「道、泛生神」的純善的「道性」。孟子說:「人皆有不忍人之心。」這「不忍人之心」是孟子「性善」的根源,特別注意的是,為什麼說「不忍人之心」是「性善」而不說是「心善」,因為「心」是善惡兼容,「心」既能「容納潔淨之善」,也能「沾染塵垢之惡」,所以心沒有準確判斷是非善惡的絕對能力。因此在心之內必須另存有來自於「道、泛生神」的純善的「道性」,心依此「道性」才能夠準確判斷是非善惡,也因此「心」之內另一有「性」,此「性」來自於「道、泛生神」。所以道門依「性、道性」而修,不依「心」而俢。唯有「性現」而後能「心明」,但「現性」之前,也先要「至虛、守靜」以安其「心」,因為「心亂」也不能「現性」,不能「現性」也就不能「明心」。這就是「心、性」之關係的大概,也是本章的開宗明義。佛教禪宗在中國吸收老子神學,而發展出「明心見性」之學,但其所見之性其實是類似「道性」的「阿摩羅識(菴摩羅識)」,禪宗稱之為「佛性」,後來佛教覺得像「阿摩羅識(菴摩羅識)」這樣的「佛性」,等於間接承認有客觀實存的「道、泛生神」,而有所不妥,又把「性」說成「心性」,讓「性」成為「心」的「質性」,近代大乘佛教更把「性」再改造成物體的「性質」,從此「性」又完全和「心」無關了。其目地,就是不承認有源自於「道、泛生神」的純善的「道性」,並藉此否定「道、泛生神」,這也是道和佛兩家思想,根本不能相容之處,因此歷來所謂貫通道佛兩家,及會通道佛儒三家之學,皆是誑世戲論罷了。禪宗惠能說:「佛性本清淨,何處惹塵埃?」後世有和尚將原文竄改為「本來無一物,何處惹塵埃?」就是有些佛教宗派對「佛性」兩字,也難以容忍的表現。《集解》:「根柢,下本也。」《淮南子.原道訓》:「萬物有所生而獨知守其根。」注:「根,本也。」《廣雅.釋詁一》:「根,始也。」
[14]曰:是也。
[15]淨:澄明也,清淨也,清明潔淨也;這裡指「淨化自己」。《梁簡文帝.鏡銘》:「水淨珠明。」《六書故》:「淨,塵垢盡也。」
[16]是謂:此為也,這是也,這就是也。是:此也。謂:為也,是也。《古書虛字集釋》:「謂,猶為也。訓見《經傳釋詞》,此為字讀平聲。」《古書虛字集釋.二》:「為,是也。」
[17]
復命:還原於我們稟受於「道、泛生神」的純善的「道性」也。「道性」是圓全純善的,泛神論的「泛生、善靈」思想,概要言之:1.萬物必是由他們從無到有的第一因,所泛流生成,不是被外造出來的,所以萬物內在都含有第一因的聖靈道性。2.
聖靈道性是圓全純善的,所以世界沒有邪靈的存在,邪靈是假的。復,返也,還也。命,人稟受於「道、泛生神」的「天命、命性、道性」也。《禮記.中庸》:「天命之謂性。」鄭玄注:「命,人所稟受度也。。」葉按:「鄭玄所謂:人所稟受度也,就是說這天命是人稟受於天道而來的。」
[18]常:真而不變易的真理也,人要遵守的綱常也;這裡是指「道、泛生神」,內造於「一切眾人」生命中的「至高至上、不可違逆」的「真理、正路、道德紀律、宇宙原理、法則規律」。這裡講的「常」,就是「綱常」。「常」包含人類的道德,和自然世界的各種原理。「常」是人類「道德」存在的保障,如果沒有「常」,那麼人類就沒有「道德紀律」的可靠依據。由此可知,老子神學主張「道德」是來自於「道、泛生神」,而非來自於人類自我的協調。「常」也是自然世界的各種原理和法則規律,人類探索自然世界的各種原理和法則規律,可以讓人更能利用自然世界,來作為利民之用。《玉篇》:「常,久也。」《玉篇》:「常,恆也。」《易.坎》:「君子以常德行。」葉按:「常,不變也。」
[19]知常:認識並服從恪守「道、泛生神」,內造於「一切眾人」生命中的「至高至上、不可違逆」的「真理、正路、道德紀律、宇宙原理、法則規律」也。知,了解也,主守也,引申為認識並服從恪守也。知有兩義1.了解、明白、認識。2.護守、恪守、遵守。《集韻》:「知,或曰:覺也。」《玉篇》:「知,識也。」《字彙》:「知,主也。」《廣雅.釋詁三》:「主,守也。」恪守,恭守也,敬守也。《一切經音義.三》:「恪,恭也。」《爾雅.釋詁》:「恪,敬也。」
[20]明:通也,明白通達也。這裡「明」是「內明」,「內明」是「性明、道性之明」,也就是透過「道性」而發出的明亮,這種「道性之明」,是可以直觀「道、泛生神」的「明」,人因為有這種「道性之明」,所以人才能夠宣稱自己能夠藉著直觀而印證「道、泛生神」的存在,所以也才能知到「道、泛生神」的「真理、正路、道德紀律、宇宙原理、法則規律」。如果沒有這種「道性之明」,人對「道、泛生神」的存在,以及祂的「真理、正路、道德紀律、宇宙原理、法則規律」的認識,便會毫無保障。所以因為有「道性」以及「道性之明」,人類才能直證「道、泛生神」的存在,也能對祂的「真理、正路、道德紀律、宇宙原理、法則規律」有信心。如果沒有「道性」以及「道性之明」,人類根本不能得知「道、泛生神」的存在,人類也沒有辦法得知那「道、泛生神」的「真理、正路、道德紀律、宇宙原理、法則規律」。「道性」可比作是真理的模組,這個模組能夠確認感性理性所認識的外物是否為真理。也因為有了「道性」,人類才有對「道、泛生神」和真理契合的能力。「道性之明」的「內明」,和知覺器官的感性和理性之所得不同,知覺器官的感官的認識,在老子神學中稱為「光、外光」,這就像蠟燭有自身的明,所以能形成光來照亮外物,所以在內為明,在外為光,合起來才叫光明。老子神學中「用其光,復歸其明」就是藉「感性理性的外光」,回到「道性的內明」,以形成三性一體的光明。由於知覺器官的感官只能認識有形有象的外物,即使感官獲得的資訊傳到頭腦去運算,如果頭腦之中沒有「道性」作為真理的模組,頭腦就沒有能夠鑑別是非對錯的基準,如此人就不可能知道什麼是真理。這也是為什麼否定有「道性」的主觀論者,以及像佛教這類否認「道性」的宗教,會說人無法見到真理,甚至宣稱「無有一法可得」的原因。但事實上,我們人類實際上獲得很多數學和科學的客觀法理,所以主觀論者的看法,是不切於實際,與事實不符合的。明,照臨四方也。《說文》:「明,照也。」《廣雅.釋詁一》:「明,通也。」《書.堯典》:「欽明文思。」鄭注:「照臨四方,謂之明。」
謂之明。」
[21]不知常:不認識也不服從恪守「道、泛生神」,內造於「一切眾人」生命中的「至高至上、不可違逆」的「真理、正路、道德紀律、宇宙原理、法則規律」也。
[22]㠵:覆物之巾也,車覆也。㠵讀為盲,引申為遮蔽覆蓋,意思是說不知常的人,是被無明遮蔽覆蓋,而盲目無知也,所以㠵不能校為妄。《玉篇》:「㠵,巾也。」《廣韻》:「㠵,幭也。」《說文通訓定聲》:「幭者,覆物之巾,覆車覆衣覆體衣具,皆得稱幭。」
[24]凶:逆也,禍也,背逆的災禍也。意思是背逆「道、泛生神」所導致的災禍也。《呂覽.審勢》:「以輕使重凶。」高誘注:「凶,逆也。」《廣韻》:「凶,禍也。」
[25]容:動也,用也,動用也,行動運用也。《中華大辭典》:「容,用也。」《史記.孔子世家》:「夫子之道大,故天下莫能容。」葉按:「容,用也。」《說文通訓定聲》:「容,叚借為動。《禮記.月令.有不戒其容止者.注:容止,猶動靜也。》。」
[27]公:正也,公平也,公正也,公理也。《廣雅.釋詁一》:「公,正也。」
[28]王:正也,匡正也。《春秋繁露.深察名號》:「王者,匡也。」《法言.先知》:「四國是王。」注:「王,正。」
[29]天,上天也。地之對也。這個天是指天地的天,是大自然的天。「天」和「地」在老子神學中,是最服從恪守「道、泛生神」的代表。
[30]道:「道、泛生神」也。
[31]久:長久也,久遠也。福長祚久也。《廣韻》:「久,長久也。」《素問.天元紀大論》:「久而不絕。」注:「久,遠也。」
[32]沒身:終身也,終生也,一生也。沒:終也。《小爾雅.廣言》:「沒,終也。」《禮記、檀弓》:「不沒其身,其知不足稱也。」鄭注:「沒,終身也。」
[33]殆:危也,敗也,壞也,危害敗壞也。《說文》:「殆,危也。」《淮南子.說山訓》:「德不報,而身見殆。」注:「殆,危害也。」《一切經音義.十五》:「殆,敗也。」《廣雅.釋詁一》:「殆,壞也。」《中文大辭典》:「殆,危害也,危亡也。」
0 意見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