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4年12月10日 星期三

老子道德經ㆍ金山神學版ㆍ第十七章ㆍ大上章

 
【老子道德經金山神學版第十七章大上章】
【信論】:
先論「上不信,則下不信」;次論「上有信,則民有幸」;結論背棄「道」而「無信」,則奸邪叢生。原因是「信」出於「道」,背棄「道」即是「失信」。
第十七章
第一句
大上[1]:「下[2],知有之[3]。」
那「最上等」的領導者是:「『誠信』充足,下位者『完全相信他』,因此『守護並且擁戴他』。」
第十七章
第二句
其次[4]:「親譽之[5]。」
那「次等」的領導者是:「『誠信』不足,下位者『不完全相信他』,只好『虛情假意親近,而阿諛奉承他』。」
第十七章
第三句
其次:「畏之[6]。」
那「更次等」的領導者是:「『誠信』漸失,下位者『不敢相信他』,只能『畏懼而且防備他』。」
第十七章
第四句
其下[7]:「侮之[8]。」
那「最下等」的領導者是:「『誠信』全無,下位者『完全不相信他』,因此『侮辱而且傷害他』。」
第十七章
第五句
[9]不足[10]
一旦領導者對「道、泛生神」的「信仰」不夠,而形成背棄「道、泛生神」的「無信」,他們就會中斷了「道、泛生神」傳遞於他們身上的「信、信實訊息」,如此,這些領導者身上所形成的「誠、誠信」就會不充足,
第十七章
第六句
案有[11]不信[12]
然後這些「無信」的領導者的屬下,對這些領導者,同樣也會有背逆的「不誠信」和「不尊敬」。
第十七章
第七句
猶呵[13]!其[14]貴言[15]也!
注意啊!以下那才是「萬民」對「信仰並順從」那「道、泛生神」,而「有誠信」的領導者的「寶貴」的「讚美話」啊!
第十七章
第八句
成功遂事[16],而[17]百姓謂[18]
當領導者「完成」那「利民的功業」,以及「達成」那「濟世的事業」,而「萬民」,全都快樂地說:
第十七章
第九句
「我[19]自然[20]!」
「我們非常『自然』啊!」意思是說,「我們「不勞不苦,諸事皆宜,」,真正是非常『自由幸福、自由自在』啊!」
第十七章
第十句
[21],大道[22][23]
由於「信、信息、訊息、實信、誠信、真實信息」,出自於「道、泛生神」;因此,一旦「無外而至大」的「道、泛生神」的「行得通的正路」,被那些「無信」的人「背棄」了,
第十七章
第十一句
案有仁義[24]
然後他們之間就會出現有「無信」的「仁人、義士」,用「溫良利他意識形態」及「正邪意識形態」的「有為法」,所造作出來的「仁義」,來到處「收攬人心」;
第十七章
第十二句
知慧[25][26]
那「知慧」,也就是那由「知識」所形成的「智慧」,背棄了「道、泛生神」而「出現」,
第十七章
第十三句
案有大偽[27]
然後他們之間就會出現有「無信」的「大騙子」,用「賢能愚笨意識形態」的「有為法」,所造作出來的「智慧」,來到處「明欺暗騙」;
第十七章
第十四句
六親[28]不和[29]
世間的「男人」,以及他們的「父、母、兄、弟、妻、子」等親屬之間,背棄了「道、泛生神」而「不能夠和睦相處」,
第十七章
第十五句
案有孝慈[30]
然後親屬之間就會出現有「無信」的「孝慈之士」,用「血親人倫意識形態」的「有為法」,所造作出來的「孝順慈幼」,來到處「苛孝責慈」;
第十七章
第十六句
邦家[31]患亂[32]
國家背離撇棄了「道、泛生神」而「災禍不斷、戰亂不停」,
第十七章
第十七句
案有貞臣[33]
然後這個國家就會出現有「無信」的「忠臣」,利用「民族國家意識形態」的「有為法」,所造作出來的「忠貞愛國」,來到處「陷害忠良」。
       

 
 

 

[1]大上:極上等也,最上等也。大上是比較的最高級,大上之後,就稱為其次。如《呂氏春秋.禁塞》:「凡救守者,大上以說,其次以兵。」大上與太上同。《中文大辭典》:「大上,與太上同。謂最上也。」聖師老子,周文王時,曾任守藏室史(國家圖書館官員),聖師老子是人間導師,是人不是神,但被民間尊奉為神,稱「太上老君」或簡稱「老君」,唐高宗乾封元年,賜封聖師老子為「太上玄元皇帝」。唐明皇李隆基在天寶十三年加封聖師老子為「大道金闕玄元天皇大帝」。宋真宗封聖師老子為為「太上老君混元上德皇帝老子」。這些封號中有「太上」者,都本於本句。大,極也。《詩.魯頌.閟宮.遂荒大東.箋》:「大東,極東也。」上:上等也。《中文大辭典》:「上,最也,上等也。」《淮南子.氾論訓》:「令行為上。」注:「上,最也。」
[2]下:下位者,地位低者,這裡是指領導者所領導的官員和人民。
[3]知有之:守而保之也。引申為守護並且擁戴他也。知:主也,守也。《字彙》:「知,主也。」《廣雅.釋詁三》:「主,守也。」有:保也,保有也。《禮記.哀公問》:「不能有其身。」注:「有,猶保也。」《禮記.大學》:「有國者不可以不慎。」之:他也,指最最上等的領導人。
[4] 其次:次第比前者還後也,表示在前者的後面。《史記.孟子荀卿列傳》:「齊有三騶子。其前,騶忌;……其次,騶衍;後,孟子。」其:更端之辭也。《經傳釋詞.五》其,更端之辭也。《說文》:「次,不前不精也。」繫傳:「不前,是次於上也。不精,是其次也。」
[5]親譽之:虛情假意親近而阿諛奉承他也。阿諛:用言語恭維別人;奉承:恭維人,討好人。親:近也。《廣雅.釋詁三》:「親,近也。」譽:讚美也,這裡是指阿諛奉承。《集韻》:「譽,稱美也。」
[6]畏:懼也,防也,因畏懼而防備也。《廣雅.釋詁二》:「畏,懼也。」《中文大辭典》:「畏,防也《詩詞曲語辭典》:「畏,防慮之詞,猶云怕也。
[7] 其下:最下等也,比其次還更下之也。
[8]侮之:侮辱他也,傷害他也。侮:傷也,輕慢也,侮辱也。《說文》:「侮,傷也。」《廣雅.釋詁三》:「侮,輕也。」《書.大禹謨》:「侮慢自賢。」疏:「侮,謂輕人身。」
[9]信:誠也。《說文》:「信,誠也。」《老子道德經》的「信」,是「道、泛生神」保證「天地萬物真實存在」,以及聯結「天地萬物生命網絡」的「信、信息、訊息、實信、誠信、真實信息」。《老子道德經》中的「信」,是一個非常重要而被嚴重忽略的範疇,老子神學的「信」,是來自於「道、泛生神」,「信」是「道、泛生神」所發出的真實不虛的「真實信息」,這個「真實信息」是「道、泛生神」聯結萬物的重要「信息」。一個人如果獲得「道、泛生神」的真實不虛的「信息」,就表示這個人和「道、泛生神」能夠信息相通,並且保持在真理上的聯繫。那麼人要如何獲得「道、泛生神」的「真實信息」呢?就是這個人要非常「真誠不虛假」,一個人非常「真誠不虛假」,就表示他有「誠信」,一個人有「誠信」,他就能和「道、泛生神」的「信息」接通,而能夠順從「道、泛生神」的真理而行善。一個人如果沒有「誠信」,他就不能接通「道、泛生神」的「信息」,那麼這個人就會背逆「道、泛生神」的真理而行惡。所以本章講「信不足」的意思有兩個層面:一是指這個領導人的「真誠、誠信」不足,平日都是做些虛謊詐偽的事,因此他這個領導人的品格,本身就大有問題。二是指這個領導人因為自己「不真誠、不誠信」,他的信息無法和「道、泛生神」的信息接通,所以他從「道、泛生神」那裡接收到的「真實信息」也自然不足,因此他這個領導人,無論作什麼事,都會背道而逆行。當一個領導人「信不足」的時候,他所有下屬的「信息」,也全都不能和他接通,所以就全都對他形成了「不信」。所以最後才會發生「侮之」的情形。我們從《第二十章.孔德之容章》,可以清楚看到老子神學宇宙架構的排序,依序是1.「道、泛生神」。2.「德、道靈(聖靈)」。3.「象(形式)」。4.「物(物質)」。5.「精(元靈)」。6.「信(信息)」。在這個序列中我們可以看到「信」有多麼重要。「信」是比「物質」和「精」還要細微的「信息、信號」。「信」可以說是上帝的最小的粒子,整個宇宙可以說是一個大信息場,這些信息透過波動傳遞,逐漸形成了「精、物、象」而構成了宇宙,宇宙內部也全都是藉著「道、泛生神」的「信」,而形成聯結網。如果由小而大往上推,就可以發現,「信」構成了「精」,「精」構成了「物質」,「物質」構成了各種物體的「樣式」,「樣式」則顯現了整個宇宙的各種物體的現況;而這一切都在「道、泛生神」的「道靈」作用之下所形成。所以說「信」在老子神學中,是非常重要的,「信」在老子神學中,是指「道、泛生神」的「信息、訊息」,是來自於「道、泛生神」,並且也植入於我們的身心之中,讓我們也可以和大宇宙及「道、泛生神」聯結。「信」最後能發展成宗教的「信仰」,對老子神學而言,「信仰」乃是因為人有「誠信」的品德,因此能接通「道、泛生神」的「信息、訊息」,也因此才能「仰望」到「道、泛生神」,那沒有「誠信」品德而行詐騙的「不信者」,那散播不實思想以謀取私利的「不信者」,那見到「道、泛生神」真理,卻不肯跟隨的「不信者」,那見到「道、泛生神」的真理,卻用虛謊的話語來抵擋「道、泛生神」的「不信者」,他沒有「信」,所以他根本聯絡不到「道、泛生神」的「信息、訊息」,所以他即使「仰」,也只不過是虛假地抬頭望向天空罷了,根本不是真的「信仰」。「信」在老子神學中,它的份量是極重的,如果你沒有「信」而奉行《老子道德經》所講的「道、泛生神」的真理,你甚至不應該以虛謊自以為是的心態去教人讀《老子道德經》,你更不能自己不信《老子道德經》所講的「道、泛生神」的真理,卻以自尊自大的心態去翻譯《老子道德經》,因為你沒有「信」,你所譯出來的《老子道德經》,也絕不會帶來「道、泛生神」那真實不虛的「信息、訊息」,你只會帶給讀者欺騙的文字,以及獲得這欺騙留在你口袋中的不當滋息,而這不當的滋息,終有一日你還是要償還的。所以說,老子神學中的「信」,是一切品格的中心,是和「道、泛生神」聯結的根本元素,任何人都不能輕易加以忽略。我們看子思所作,帶有老子神學影子的《中庸.第二十章》就強調說:「誠者,天之道也,誠之者,人之道也。」子思這個「誠」,其實就是聖師老子講的「信」,因為「誠」和「信」是通用的字。子思說「誠」是天道的道路,而人去實踐這個「誠」,就是人應該要走的道路。子思這個講法,完全無異於聖師老子講「信」是來自於「道、泛生神」,而這「道、泛生神」的「信」也是人人必備的品格要素。在現實生活中,很多人可能會覺得,「誠信」只不過是個空洞的道德口號,或者是政客慣用的政治語言罷了,但是對於老子神學來說,一個人如果失去了「誠信」,就等於是活著的時候背棄了「道、泛生神」,一個失去「誠信」的人,即使他整天和一大群親朋好友聚在一起噓寒問暖,但是這個人的內在,不但是一個背離「道、泛生神」的失離者,也是和「道、泛生神」以及所有「誠信」的人,在「道性生命」上,完全失聯的人,這個人一旦面對死亡,就恐怕連「道、泛生神」都找不到他,即使「道、泛生神」想要透過他的親朋好友,把他帶回道鄉去復命重生,也都會聯絡不上他,最後只能眼睜睜任令他滅盡消亡,那是因為這個人雖然親友成群,內在卻早已是一個「失信」的失聯者,像這樣的人,連想要復命重生,都會找不到歸鄉的路。從這一點來看,大家應該就可以知道,「信」對一個人無論是生是死,都是非常重要的。
[10]不足:不夠也。本句「信不足,案有不信」,是在講「其次親譽之,其次畏之,其下侮之。」這三句中所提到的領導人,都是「信不足,案有不信」,所以說,會發生「親譽之、畏之、侮之。」的原因,主要原因是「信不足」,其他原因則是次要的。
足,夠也。《古書虛字集釋》:「足,猶口語之『夠』也。」
[11]案有:然後有也:《荀子.榮辱》:「故先王案為之制禮義以分之。」《荀子.富國》:「我案起而治之。」注:「案,然後也。」
[12]不信:不誠也,不敬也;表示對上位者不誠信和不誠敬也。彼此誠信則必彼此尊敬,彼此不誠信,自是彼此不尊敬了。前文「親譽之、畏之、侮之。」都是對上位者不誠信也不尊敬。信,誠也,敬也,不疑也,實也,信實也,信用也。《說文》:「信,誠也,從人言。」《廣雅.釋詁一》:「實,誠也。」《廣雅.釋詁一》:「信,敬也。」
[13]猶呵:注意啊也。猶:疑惑不決也,這裡引申為小心注意也。參考第十五章:「猶呵!其若四畏四鄰。」呵:啊也。
[14]其:彼也,那是也,這裡指後句「我自然」這句話。
[15]貴言:寶貴的話。
[16]成功遂事:成就事功,達成事情也。「完成」那「利民的功業」,以及「達成」那「濟世的事業」也。成功:功業成就也。《中文大辭典》:「成功,功業成就也。」《中文大辭典》:「成,完成也,畢也,做成也。」《說文》:「功,以勞定國也。」《中文大辭典》:「功,功勞也,功勳也。」遂事:達成事業也。遂:達也,成也。《集韻》:「遂,達也。」《國語.晉語三》:「置而不遂。」注:「遂,成也。」事:職也,職事也,凡人所作所為者也。《說文》:「事,職也。」《中文大辭典》:「凡人所作所為者皆曰事。」
[17]而:則也。《經傳釋詞.七》:「而猶則也。」
[18]百姓謂:萬民都說。百姓,萬民也,所有人民也。《中文大辭典》:「百姓,謂天下眾民也,庶民也。」謂,說也。《廣雅.釋詁二》:「謂,說也。」
[19]我,自己也,我們也。這裡指萬民自稱。
[20]自然:自宜也,自在也;這裡的「自然」是指具足自成,沒有絲毫勞苦造作而自得其宜,不是第二十四章:「道法自然。」的渾然自成的「自然」。「自宜」是「自得其宜」,就是「自在幸福」,依現今客家話之通行文義,譯為「自由幸福、自由自在」。《淮南子.原道訓》:「所謂無治者,不易自然也。」注:「然,猶宜也。」葉按:「不勞不苦,諸事皆宜,無拘無束,自由自在,謂之自然。」
[21]故:猶是以,所以,因此,承上起下之辭。
[22]大道:這裡「無外而至大」的「道、泛生神」的「行得通的正路」。「道」是「泛生神、上帝」是自有永有者,所以人不能廢棄「道、泛生神、上帝」本身;這裡所謂的廢,乃是指廢棄、離棄、背棄、棄置那「道、泛生神」的「行得通的正路」,而不行「道、泛生神」的「行得通的正路」。大:無外而至大也。
[23]廢:棄也。《莊子.讓王》:「左手攫之,則右手廢。」釋文:「李云,廢,棄也。」
[24]仁義:仁與義。《禮.曲禮上》:「道德仁義,非禮不成。」疏:「仁是施恩及物。義是裁斷合宜。」
[25]知慧:智慧也,從「知」而來的聰明也。《老子道德經》中,凡從「知()」而來的,或與「知()」有關的皆是負面用語。就連「聖」字與「知」合在一起連用,而作「聖知」,都成為負面用語,而要求「絕聖棄知」,也就是說在老子神學中,除了像「知道」這種意味「明白、懂得」,而不代表「知見、智慧」的詞之外,凡是和「知()」沾上邊,而具有「知見、智慧」之義的,就必是負面用語,絕不能作為正面用語來使用。因為「知()」是來自於「名」。在老子神學中「名」是不純粹的,「名」有「局限閉鎖性」和「矛盾對立性」;甚至像「一」這個試圖用來形容「道、泛生神」的「名」,聖師老子都說它是一個主觀空構的模糊不實概念。因此從「名」而出的「知()」也同樣是不純粹而虛妄的,「知()」也是和「名」一樣,處處充斥「局限閉鎖性」和「矛盾對立性」。所以說老子神學從「破名」而「破知」,是必然的。所以說我們從「知()」翻譯出來的,諸如:「先知、知者、智者、有知者、有智者、知慧者、智慧者、大知者、大智者、聖知者、聖智者」也全都是負面的字義。所以在老子神學中,凡稱讚一個道門中人,會用「明」來稱讚他,會說他是「明通、明達」。但如果你稱一個人為「先知、知者、智者、有知者、有智者、知慧者、智慧者、大知者、大智者、聖知者、聖智者」,他會覺得你在使用負面用語,而不會覺得你在讚美他。你看那些外道學者,只要一提到聖師老子,就說聖師老子有「大智慧」,但他們其中有那一個是真正相信聖師老子,而信仰「道、泛生神」的?目前恐怕連一個真的信仰的都沒有。所以所謂「先知、知者、智者、有知者、有智者、知慧者、智慧者、大知者、大智者、聖知者、聖智者」這些名銜,對老子神學而言,和一個「騙()」字並沒有差多少。所以整本《老子道德經》中,處處都要我們提防「有知者」和他的「智慧」,就是這個道理。所以「知()」這個字,在道門的論述和著作中,一定要謹慎的使用。知和慧同義。知與智通。知即慧也。慧:知也,智也。《方言.三》:「知,或謂之慧。」《說文繫傳通論》:「智者,知也,知者必有言,故於文白知為智。」
[26] 出:現也,出現也。《中文大辭典》:「出,現也。」
[27]大偽:有大詐欺也,這裡是指大騙子和大騙子所行的詐欺之事。偽:詐也,欺也,詐騙也。《說文》:「偽,詐也。」《廣雅.釋詁二》:「偽,欺也。」
[28]六親:親族也。「六親」古代有各種不一樣的說法,因此譯為「親族」。《管子.牧民》:「上服度,則六親固。」注:「六親,謂父、母、兄、弟、妻、子。」
[29]不和:不和諧也。和:諧也。《廣雅.釋詁三》:「和,諧也。」
[30]孝慈:孝養和慈愛。《說文》:「孝,善事父母者。」《左氏.昭.二十八》:「慈和偏服。」注:「上愛下曰慈。」
[31]邦家:國家也。《說文》:「邦,國也。」家:家人所居也。《玉篇》:「家人所居,通曰家。」
[32]患亂:災禍戰亂也。患,各種災禍苦難也。《中文大辭典》:「患,憂也,苦也,難也,禍害也。」亂,動亂不安。亂:兵災戰亂也。《周禮.春官.大宗伯》:「以恤禮哀寇亂。」注:「兵作於外為寇,兵作於內為亂。」
[33]貞臣:忠正之臣也,忠臣也。由於「貞臣」一詞是指人,所以前面「仁義、大偽、孝慈」也應是指「仁義者、大偽者、孝慈者」這些人。《中文大辭典》:「貞臣,忠正之臣也。」《史記.趙世家》:「吾欲全吾言,安得全吾身,且夫貞臣也,難至而節見。」

0 意見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