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4年12月10日 星期三

老子道德經ㆍ金山神學版ㆍ第二十九章ㆍ物或行或墮章

 
【老子道德經金山神學版第二十九章物或行或墮章】
【不崇拜名物論】
先論天地萬物必先盛後衰;再論物壯即老,因為天地萬物不是道,所以很快就會消亡滅盡;結論是聽祒者要去除崇拜天地萬物。
第二九章
第一句
[1]
那「現象世界」中,包含「人」在內的「天地萬物」;
第二九章
第二句
或行,或隨[2]
它們總是能夠「行動」於一時,最後卻又「頹墜」;
第二九章
第三句
或炅,或吹[3]
它們總是能夠「溫熱」於一時,最後卻又「冰冷」;
第二九章
第四句
或強,或挫[4]
它們總是能夠「強健」於一時,最後卻又「摧毀」;
第二九章
第五句
或培,或墮[5]
它們總是能夠「培固」於一時,最後卻又「崩壞」。
第二九章
第六句
●物壯即老[6]
那「現象世界」中,包含「人」在內的「天地萬物」,一旦「壯大」,就必定會「衰變老化」而「朽壞毀滅」,
(本節●原屬第五十七章)
第二九章
第七句
●謂之[7]不道[8]
是因為那「偶現」而「會衰變老化、會朽壞毀滅」的,包含「人」在內的「現象世界」的「天地萬物」,不是那「永生永存」,而「不衰變、不朽壞」的「道、泛生神」;
第二九章
第八句
●不道早已[9]
因為包含「人」在內的「現象世界」的「天地萬物」,全都不是「道、泛生神」,因此,「現象世界」的「天地萬物」,必定「很快」會因為「聚成」自身的「物質」與「形式」離散解體,而「消亡滅盡」。
第二九章
第九句
是以,聖人去甚[10]
所以,那「聽祒者」除了「尊大崇拜」那「道、泛生神」這位「獨立唯一」的「上帝」之外;他絕不「尊大崇拜」那「道、泛生神」所「泛生」的包含「人」在內的,所有「現象世界」的「天地萬物」。所以他徹底去除「尊大崇拜」,那必定會「消亡滅盡」的,包含「人」在內的,所有「現象世界」的「天地萬物」,
第二九章
第十句
去大[11]
那「聽祒者」也徹底去除「尊大崇拜」,那必定會「消亡滅盡」的,包含「人」在內的,所有「現象世界」的「天地萬物」,
第二九章
第十一句
去奢[12]
那「聽祒者」也徹底去除「尊大崇拜」,那必定會「消亡滅盡」的,包含「人」在內的,所有「現象世界」的「天地萬物」。
       
 

 
 

 

[1]物:包含人在內的天地萬物也。
[2]或行,或隨:它們總是能夠「行動」於一時,最後卻又「頹墜」。本章聖師老子指點我們,「物」雖然有「行、炅、強、培」的時候,最後卻全都會「隨、吹、挫、墮」,這種「物壯即老」的現象,是天地萬物必然的現象。為什麼呢,因為「物」是現象世界的東西,現象世界的東西和本體的「道、泛生者」不一樣,本體的「道、泛生神」是永恆不滅的,但現象世界的東西,卻都是生而後死,存而後滅的。有生有死,有存有滅,是現象世界中,天地萬物的特性,現象世界的一切萬物都逃不了這個命運。聖師老子為什麼要講天地萬物早晚都會消亡滅盡而「已」呢?那是因為社會上有很多人很迷信,他們崇拜天地,崇拜日月星,崇拜山川,崇拜水火,崇拜動植物,崇拜礦物,崇拜活人,甚至把死人當神來崇拜,卻不知道他們所崇拜的這些「有名字、有形象、有地位、有階級」,從現象世界的天地物,所改造出來的現象神,卻全都是不堪時間折損,最後全都會滅盡的。人崇拜這種有名有象的現象神,就像是搭上即將沉末的破船,終究要隨著船沉而失去生命。所以本章後面「去甚、去大,去侈」,就是勸我們應該要崇拜那永生永存的「道、泛生神」,不要去崇拜那現象世界中,從天地萬物改造出來的現象神。「或或」,「常又」也,「總是...卻又」也。前一「或」字為「常」,引申為「總是」,後一「或」字為「又」引申為「卻又」。《論語.子略》:「或承之羞。」皇疏:「或,常也。」《經傳釋詞.三》:「或,猶又也。」
[3]或炅,或吹:它們總是能夠「溫熱」於一時,最後卻又「冷硬」。凡有血肉體溫的動物,最後終究都會失體溫,而變得冷硬。炅:熱也。《素問.舉痛論》:「得炅則痛立止。」注:「炅,熱也。」吹,寒也,冷也,冰冷也。《中文大辭典》:「吹,寒也。」《說文》:「寒,凍也。」段注:「凍,當作冷。」
[4]或強,或挫:它們總是能夠「強健」於一時,最後卻又「折毀」。樹木再強健,也有折毀之日,何況於其他物類。強,健也。《一切經音義.六》:「強,健也。」挫,摧也,折也,毀也,摧毀也。《中文大辭典》:「挫,摧也,折也,毀也。」《韻會》:「挫,與剉同,折傷也。」
[5]或培,或墮:它們總是能夠「培固」於一時,最後卻又「崩壞」。高山再隱固,都會崩壞,何況於其他物類。培,封也,養也,聚土培養使強固。《集韻》:「培,封也。」《禮記.中庸》:「故栽者培之。」封,聚土也。《禮記.樂記》:「封比干之墓。」注:「積土為封。」墮,毀也,損也,崩壞也。《左氏.僖三十二》:「墮軍實。」注:「墮,毀也。」《左氏.昭.二十八》:「敬之哉,無墮乃力。」注:「墮,損也。」
[6]物壯即老:現象世界中,包含「人」在內的「天地萬物」,一旦壯大,就必定會衰變老化而朽壞毀滅。壯,大也,健也,壯大也。《爾雅.釋詁》:「壯,大也。」《爾雅.釋詁二》:「壯,健也。」即,就也。《詩.衛風.氓》:「來即我謀。」箋:「即,就也。」老,衰也,朽也。《中文大辭典》:「老,衰也,朽也。」《釋名.釋長幼》:「老,朽也。」
[7]謂之:因為它們也。謂,因也,為也,因為也。《中文大辭典》:「為,猶因也,為也。」之,指包含「人」在內的「天地萬物」也。
[8]不道:不是道也,不是「道、泛生神」也。
[9]早已:很快消亡滅盡也。早,先也,速也,很快也。《字彙》:「早,先也。」《戰國策.齊策》:「早救之。」注:「早,速也。」已,止也,訖也,畢也,盡也,終了也。表示一切都結束,什麼都沒了,引申為消亡滅盡。《中文大辭典》:「已,訖也,畢也。」《爾雅.釋詁》:「畢,盡也。」《增韻》:「訖,終也,了也。」《詩.小雅.南山有臺》:「德音不已。」傳:「已,止也。」
[10]去甚:去除尊大崇拜,包含「人」在內的天地萬物也。這裡「去甚」是指去除尊大萬物,因為萬物都不是「道、泛生神」,早晚會消亡滅盡,所以包括人在內的天地萬物,都根本不值得我們去尊大它們,我們更不能去崇拜它們。「甚、大、奢」三個字都是「大」的意思,所以本章的「去甚、去大、去奢」三句話,都是「去除尊大崇拜,包含人在內的天地萬物」,所以三者意義完全相同,聖師老子重覆說三次,就表示這是非常重要的道理,一定要遵守奉行,不能違背。去,捨也,棄也,去除也。《中文大辭典》:「去,捨也,棄也。」甚:極也,大也。《中文大辭典》:「甚,極也,尤大也。」
[11]去大:去除尊大崇拜,包含「人」在內的天地萬物也。
[12]去奢:去除尊大崇拜,包含「人」在內的天地萬物也。奢,泰也,大也。《文選.司馬相如.子虛賦》:「奢言淫樂,而顯侈靡。」郭注:「奢,泰也。」泰,與大通。《中文大辭典》:「泰,與大通。」《穀梁.桓.元》:「祭大山之邑也。」釋文:「大,本亦作泰。」

0 意見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