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4年12月10日 星期三

老子道德經ㆍ金山神學版ㆍ第三十八章ㆍ道恆無名章

 
【老子道德經金山神學版第三十八章道恆無名章】
【無名論】:
先論道雖無名位,但侯王若臣守道,一切眾人將自然和諧;次論在和諧中若人對名位興起貪欲,則以道無名位來安定平息,如此世界便能導正。
第三八章
第一句
道,恆無名[1]
「道、泛生神」,純粹「沒有名」;也就是說,「道、泛生神」,純粹「沒有名、沒有名象位階、沒有名位、沒有頭銜」。
第三八章
第二句
侯王若守之[2]
那「道、泛生神」雖然「沒有名、沒有名象位階、沒有名位、沒有頭銜」,但君王們如果能夠謙卑地「低下」自己,尊奉「道、泛生神」為「萬王之王」,作「道、泛生神」的臣子,並且以「君王」的身份,「臣守」那「萬王之王」的「道、泛生神」,
第三八章
第三句
萬物[3][4]自諧[5]
那「萬物」,「萬物」在這裡的意思是限定於指「一切眾人」,而不是指「一切名物」;也就是說,那「一切眾人」必定會因為與「君王們」共同臣守「道、泛生神」,因而「自然而然」沒有「階級對立」地「融洽和諧」。
第三八章
第四句
諧而[6][7][8]
在沒有「階級對立」的「融洽和諧」之中,如果「一切眾人」對「名位、頭銜」的「貪欲」,又盲目地「興起」;
第三八章
第五句
[9][10][11][12][13]無名之樸[14]
我們就藉著「道、泛生神」,祂那純粹「沒有名、沒有名象位階、沒有名位,沒有頭銜」的「質樸道性」,來「安撫、鎮定」那「一切眾人」。
第三八章
第六句
鎮之以無名之樸,
我們藉著「道、泛生神」,祂那純粹「沒有名、沒有名象位階、沒有名位,沒有頭銜」的「質樸道性」,來「安撫、鎮定」那「一切眾人」。
第三八章
第七句
[15][16]不辱[17]
那「一切眾人」就都不會被外在的「名位、頭銜」所「污染玷辱」;
第三八章
第八句
不辱以[18][19]
那「一切眾人」都不被外在的「名位、頭銜」所「污染玷辱」,而「聖潔純淨」,
第三八章
第九句
天地[20][21]自正[22]
這個「世界」就必然會因為「一切眾人」全都「融洽和諧、聖潔純淨」,而「自然而然」地「導正安治」。
       
 

 
 

 

[1]道恆無名:「道、泛生神」,純粹「沒有名、沒有名象位階、沒有名位、沒有頭銜」。第二十四章,「道」原本「無名」,也就是說,「道」純粹「沒有名、沒有名象位階」,「道」的「名」是聖師老子「強為之名」,之後才「有名」的。第三十五,「道、泛生神」祂「成功遂事,而弗名有也」,所以「道、泛生神」他不但原本就「沒有名、沒有名象位階」,甚至連成功遂事之後,也沒有因為成功遂事的功勞,而給自己一些「名位、頭銜」。所以「道、泛生神」本來就沒有「名」,有功勞之後也沒有「名」,因此「道、泛生神」,純粹「沒有名、沒有名象位階、沒有名位、沒有頭銜」。
[2]侯王若守之:君王們如果尊奉「道、泛生神」為「萬王之王」,而歸依順服「道、泛生神」,作「道、泛生神」的「臣子」也。本句「侯王若守之」與第三十二章「侯王若能守之」義同。侯王,君王也。見三十二章:「侯王若能守之。」。若,如果。守,守官也,臣守也,居臣守職也。《說文》:「守,守官也。」《孟子.公孫丑下》:「有官守者,不得其職則去。」注:「官守,居官守職者。」
[3]萬物:這裡的「萬物」在這裡的意思是限定於指「一切眾人」,而不是指「一切名物」。因為這裡講的是侯王所能影響的人。
[4]將:則也,必也。將,則也。《經詞衍釋》:「將,猶則也。」則,必也。《古書虛字集釋》:「則,必也。」《吳越春秋.王僚使公子光傳》:「此鳥不飛,飛則沖天;不鳴,鳴則驚人。」
[5]自諧:自然而然地「融洽和諧」也。諧,調也,和也,洽也,合也。《說文》:「諧,詥也。」《玉篇》:「諧,合也,調也。」《小爾雅.廣言》:「諧,和也。」詥,洽也。《中文大辭典》:「詥,與合、洽通。」《說文通訓定聲》:「詥,凡和協字,經傳皆以合以洽為之。
[6]而:如果也,若也。《中文大辭典》:「而,猶如也,若也。」
[7]欲:貪也,貪欲也,這裡指的是對「名位、頭銜」的貪欲。《說文》:「欲,貪欲也。」
[8]作:起也,興起也。《中文大辭典》:「作,興起也。」《說文》:「作,起也。」
[9]吾:我也,我們也。
[10]將:則也,就也,就會也。《經詞衍釋》:「將,猶則也。」
[11]鎮:安也,撫也,「安撫、鎮定」也。本句「鎮之以無名之樸」即「以無名之樸鎮之也」。《廣雅.釋詁一》:「鎮,安也。」《廣雅.釋言》:「鎮,撫也。」
[12]之:指稱詞,指「諧而欲作」的一切眾人也。
[13]以:用也,憑藉也。《說文》:「以,用也。」《廣雅.釋詁》:「以,用也。」《文言文虛字大詞典》:「以,憑,憑藉。」
[14]無名之樸:指純粹「沒有名、沒有名象位階、沒有名位,沒有頭銜」的「道性」也。之,的也。樸:素也,質也,純樸也。這裡「樸」表示「道.泛生神」的體性是1. 渾然具足:表示「道.泛生神」自有實有,自性圓滿圓全,自性具足全備。2. 質純無雜:表示「道.泛生神」純真純善,自性清淨聖潔,自性不垢不染。《說文》:「樸,木素也。」《集韻》:「質,一曰樸也。」《淮南子.精神訓》:「契大渾之樸。」注:「樸,質也。」
[15]夫:彼也,第三人稱代名詞,指「諧而欲作」的一切眾人也。
[16]將:則也,就也。《經詞衍釋》:「將,猶則也。」
[17]不辱:不受污染玷辱也。辱,污也,污染玷辱也。《說文通訓定聲》:「辱,假借為黷。」《儀禮.士昏禮》:「今吾子辱。」注:「以白造緇曰辱。」《文選.王褒.聖主得賢臣頌》:「去卑去辱奧渫而升本朝。」注:「善曰:辱,污也。」
[18]以:而也。《經傳釋詞.一》:「以,猶而也。」
[19]淨:澄明也,清淨也,清明潔淨也,聖潔純淨也。《梁簡文帝.鏡銘》:「水淨珠明。」《六書故》:「淨,塵垢盡也。」
[20]天地:宇宙也,世界也,形名世界也,這裡「天地」指的是我們日常生活的世界,不是指宇宙。《淮南子.原道訓》:「紘宇宙而章三光。」注:「四方上下曰宇,往古來今曰宙;以喻天地也。」《淮南子.原道訓》:「神託於秋毫之末,而大宇宙之總。」注:「宇宙,喻天地。」
[21]將:則也,必也。
[22]自正:自然而然地導正安治也。自,自然而然也,自動自發也。正:定也,治也,善也,引申為「導正」也。《廣韻》:「正,定也。」《呂氏春秋.順民》:「湯,克夏而正天下。」注:「正,治也。」《儀禮.士喪禮》:「決用正。」注:「正,猶善也。」

0 意見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