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4年12月10日 星期三

老子道德經ㆍ金山神學版ㆍ第七章ㆍ天長地久章

 
【老子道德經金山神學版第七章天長地久章】
【共生論】:
先論「天地」之長久,乃因能容物共生,最後以「聽祒者」因為非出於自私之念的無私利他,才能成就自己作結論。
第七章
第一句
天長[1],地久[2]
我現在拿順從「道、泛生神」的「法則規律」,而運行的『天』和『地』,這兩個看似『獨立』,卻又『共生共存』的物體,來作『人格化』的比喻:譬如我們看見那『天』能夠安然地『長久生存』,那『地』也一樣能夠安然地『久長存活』,沒有因為相互毀滅,而『連帶』造成天地間萬物的滅亡。
第七章
第二句
天、地之[3]所以[4][5]長且[6]久者[7]
那「天」與「地」兩者都能夠同時間,安然地「長久生存」,又都能夠同時間,安然地「久長存活」,因而保存了「天」與「地」之間的萬物,使萬物都能因它們的「和好」而綿延,
第七章
第三句
以其[8]不自生[9][10]
豈不是因為它們都能夠順從「道、泛生神」的「法則規律」,取得「共生共存」的平衡點,不排斥對方、也不吞滅對方而「自私獨活、自我獨存」;如果以「人格化」來比擬,就是他們彼此都能夠取得「共生共存」的平衡點,並且「虛己容物」,尊重並留給對方「存在的空間」;
第七章
第四句
[11],能長生[12]
因此,它們才能夠因為「相互尊重、相互寬容」,彼此「利人利己、諧和共生」,而共同「長久生存」,那天地間的萬物,也因此而獲得它們的恩澤。
第七章
第五句
是以[13],聖人退其身[14]
所以說,那順服「道、泛生神」的「法則規律」的「聽祒者」,也必然因為能夠「自身退讓」,也就是「犧生自己」,讓出空間來包容「別人」,
第七章
第六句
[15]身先[16]
因而「自身」才能夠因為「退讓包容」,而成為「萬民」的「前導者」;
第七章
第七句
外其身[17]
那「聽祒者」必然因為能夠「捨棄己身」,也就是「犧生自己」,而將自己列在「優先考慮」之外,
第七章
第八句
而身存[18]
因而「自身」才能夠因為「優先為別人設想」,而與「萬民」一起「共生共存」。
第七章
第九句
不以[19][20]無私[21][22]
不正因為那「聽祒者」能夠「退讓包容、優先為別人設想」,他完全沒有「自己」之念嗎?
第七章
第十句
[23],能[24]成其私[25]
也正因為如此,那「聽祒者」才能夠因為「犧生自己」,以「己身」來成就別人,反而成就了他「自己」,也因而得以成為和「萬民」一起「共生共存」的「前導者」。
       

 
 

 

[1]天長:天長久生存。長:久也。《說文》:「長,久遠也。」
[2]地久:地久長存在。久:長也。《廣韻》:「久,久長也。」
[3]之:助詞,的也。位於主語謂語之間,表示取消句子的獨立性,使它成為句子的成份。語體文時不譯出。
[4]所以:所由也,表原因、情由、原由的用語。以:猶由也。《經傳釋詞.一》:「以,猶由也」。
[5]能:能夠也,可以也。
[6]且:又也。《經傳釋詞.八》:「且,猶又也。」
[7]者:句末語助詞,表示事情的原因。
[8]以其:因為它們....。以:因為也。《古書虛字集釋》:「以,因也。」其:它們也,指天與地,因此用複數「它們。」
[9]不自生:不自己獨活也,不獨大自活也,這裡是指天和地,它們都不自大獨活。自生:自己獨活;俗語謂「自生自滅」,自生即獨活也。自:自己也。生,活也。《韻會》:「生,死之對也。」《中文大辭典》:「生,活也,生存也,死之對也。」
[10]也:句末助詞,表示助判斷語氣。
[11]故:因此也。
[12]能長生:能夠長久生存也。能:可以也。長生:長久生存也。生,生存也。《韻會》:「生,死之對也。」《中文大辭典》:「生,活也,生存也,死之對也。」
[13]是以:所以也,因此也。《文言文虛詞大詞典》:「是以,因此。」
[14]退其身:自身退讓也,抑退己身也。退:卻也,去也,抑退也,退去也。《說文》:「退,卻也。」《禮記.檀弓下》:「君退。」注;「退,去也。」其:己也。《古書虛字集釋》:「其,又或作己。」身:我也,自身也,自我也。《爾雅.釋詁》:「身,我也。」注:「今人亦自呼為身。」疏:「身,自謂也。」
[15]而:故也,因此也,因而也。《經詞衍釋.七》:「而,猶故也。」
[16]身先:自身成為世界人類的前導者。先:前導者也,先導者也。《集韻》:「先,相導前後,曰:先。」《周禮.夏官.大司馬》:「右秉銊以先。」
[17]外其身:外捨己身;表示將自我置之度外。外:棄也,外捨也。《淮南子.俶真訓》:「達則嗜欲之心外矣。」注:「外,棄也。」其身:己身也。
[18]身存:自身保存也,這裡是指無世界人類一起存活。存:生也,存活也。《史記.五帝紀》:「存亡之難。」正義:「存亡,猶死生也。」葉按:「存,生也;亡,死也。」
[19]不以:不正因為....。以:因也。《古書虛字集釋》:「以,因也。」
[20]其:彼也,指聖人。
[21]無私:沒有自己也。就是說聖人能自身退讓、捨棄己身而幫助萬物,不以自己為念,因此沒有自己。私就是自己,不可解為偏私。本句:「不以其無私歟?故能成其私。」就是「不以其無己歟?故能成其己。」絕不可妄解作:「不以其無偏私歟?故能成其偏私。」私:自己也。這個私不是指自私、偏私或私心、私欲的私,而是指自己。《呂氏春秋》:「身者,非其私有也。」注:「私,猶獨。」《中文大辭典》:「私,獨也,自己也。」
[22]歟:乎也,邪也,嗎也。《古書虛字集釋》:「歟,猶乎也,邪也,古通作與。」
[23]故:因此也。
[24]能:可以也,能夠也。
[25]成其私:成就他自己也。成:立也,成立也,俗謂成就也。《戰國策.秦策》:「以成伯王之名。」注:「成,立也。」其:他也,指聖人自己也。私:自己也。

0 意見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