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4年12月10日 星期三

老子道德經ㆍ金山神學版ㆍ第三十一章ㆍ夫兵者章

 
【老子道德經ㆍ金山神學版ㆍ第三十一章ㆍ夫兵者章】
【非攻論】:
先論戰爭不祥,眾人易受迷惑,君子不可迷戀;次論不得已用兵,以磨利自保為原則,不可歌頌戰爭;結論軍制本於喪禮,死難者當以喪禮安葬。
第三一章
第一句
[1]兵者[2]
「戰爭」,
第三一章
第二句
不祥之器[3][4]
它是會帶來「死亡」的「不吉祥」的「工具」啊!
第三一章
第三句
[5]惑惡[6][7]
那「物」,「物」在這裡的意思是限定於指「眾人、一切眾人」,而不是指「一切名物」;也就是說,那「一切眾人」在遇到各種問題時,如果不能夠「沉著穩健而不草率輕挑」,以及「冷靜理性而不急躁衝動」;就很容易受到「戰爭」的「鼓動引誘」,而「迷壞」於那讓人「誤以為」可以「快速解決問題」,或「誤以為」可以「獲得戰爭利益」,卻總是帶來「死亡」的「戰爭」;
第三一章
第四句
[8],有欲者[9]弗居[10]
因此,對真理和生命價值「有所追求的人」,絕不「迷戀」那會帶來「死亡」的「不吉祥」的「戰爭」。
第三一章
第五句
君子[11][12],則[13]貴左[14]
當前的「時俗」,凡是「好男子」立身,都是看重「左方」,那是因為「左方」,在當前的「時俗」,是象徵「吉祥」;
第三一章
第六句
用兵[15],則[16]貴右[17]
但是當前「作戰」的一切行動,卻全都是看重「時俗上象徵喪葬的右方」。
第三一章
第七句
故,兵者,
因此,那「戰爭」,
第三一章
第八句
非君子之器[18]也。
絕不是「好男子」,應該用來「追求個人成功」的「工具」。
第三一章
第九句
兵者,不祥之器[19]也!
「戰爭」,它是會帶來「死亡」的「不吉祥」的「工具」啊!
第三一章
第十句
不得已[20][21]用之[22]
如果我們為了「保護土地和人民」,免於「強權者」的「侵犯」,「不得不而必須」要「作戰」,
第三一章
第十一句
銛襲[23]為上[24]
在還「沒有戰爭」之前,就事先「打造」出「精銳的武器」,並且「訓練」出「精銳的軍隊」,以求取「生存自保」,才是「作戰的最高準則」;
第三一章
第十二句
勿美[25][26]
千萬不可以歌頌美化「戰爭」啊!
第三一章
第十三句
[27]美之[28]
如果歌頌美化「戰爭」,
第三一章
第十四句
[29]樂殺人[30][31]
就是喜歡「殘殺人」啊!
第三一章
第十五句
[32]樂殺人,
那喜歡「殘殺人」的人,
第三一章
第十六句
不可以[33]得志於天下[34][35]
絕對無法在世界上「稱心如意」啊!
第三一章
第十七句
是以[36],吉事[37]上左[38]
正是因為,那「宗廟祭祀和冠娶」這類「吉祥事」,「時俗」是尊上「左方」;
第三一章
第十八句
喪事[39]上右[40]
而那「喪葬」的「不吉祥事」,「時俗」是尊上「右方」。
第三一章
第十九句
是以[41],偏將軍[42]居左[43]
所以,軍隊的「副指揮官」,在「指揮作戰」的時候,是立身在「左方」進行指揮;
第三一章
第二十句
上將軍[44]居右[45]
軍隊的「最高指揮官」,在「指揮作戰」的時候,則是立身在「右方」進行指揮。
第三一章
第二一句
[46]以喪禮居之[47]也!
這種「副指揮官」在「左方」的「吉祥位」,「最高指揮官」在「右方」的「不吉祥位」,就已經「宣告」,完全是採用「時俗」的「喪禮」,來進行「指揮作戰」的「職務配置」啊!
第三一章
第二二句
殺人眾[48]
在戰亂之中,「殘殺人命」眾多,無論死亡的「受難者」,是「敵方」或者是「我方」的「軍民」,
第三一章
第二三句
以悲哀位之[49]
我們全都要以「悲傷愛念」的心情,按照「時俗」的「喪禮」,來「安葬致祭」那些「戰爭的死難者」;
第三一章
第二四句
戰勝[50]
當我們作戰獲得「勝利」,
第三一章
第二五句
以喪禮處之[51]
不要大肆慶祝,而要用「喪禮」的沉痛心情,去「追思哀悼」那「戰爭的死難者」。
       
 

 

 

 

[1]夫:發語詞。
[2]兵者:戰爭也。後句「不得已而用之」,就是指「用兵」,「用兵」就是作戰。者,指事之詞,指戰爭。
[3]不祥之器:不吉祥的工具,邪惡的工具,春秋時代的霸業者,近代的帝國主義者,都是以戰爭作為工具,而對弱國強侵暴掠。祥:福也,善也,吉祥也。《說文》:「祥,福也。」《爾雅.釋詁》:「祥,善也。」之,的也。器:工具也。《中文大辭典》:「器,工具也。」《禮記.禮運》:「禮義以為器。」注:「器,所以操事。」葉按:「可操事者,工具也。」
[4]也:矣也。《古書虛字集釋》:「也,猶矣也。」
[5]物:這裡物是指「人」或「一切眾人」,而不是指天地萬物,因為這裡講的戰爭,是人類的戰爭。
[6]惑惡:迷壞也,被迷惑而變壞也。鼓動引誘而變壞也。本句「物惑惡之,故有欲者弗居」在二十一章也有完全相同的句子。迷也。《廣韻》:「惑,迷也。」惡,壞也。《中文大辭典》:「惡,壞也。」
[7]之:它也,它們也。指戰爭和戰爭販子的言論。這些戰爭主張,往往圍繞在極為迷惑人的「快速解決問題」或「獲取戰爭利益」,但是最後的結果,卻是全體人民受害而大量死亡。
[8]故:因此也,所以也。
[9]有欲者:有需求性的人也,有所追求的人也。這裡指對真理和生命價有所追求的人。
[10]弗居:不立身於某處也,引申為不受引誘,而不迷戀於某處也。這裡指不迷戀於「戰爭」。弗,不也。居,處也,所處之位也,這裡是指戰爭。《中文大辭典》:「居,處也,謂所處之位也。」
[11]君子:有盛德者也,好男子也。君子本為在位臣子之稱,後來則用於一般男子,其義就像現在所謂的好男子也。由於時代變遷到現在,君子也逐漸不嚴格別為男子或女子了,如犯煙癮的叫癮君子就沒有男女之別了。請參考第二十五章:「君子終日行,不離其輜重。」
[12]居:處也。這裡指按照社會習俗而過的日常生活也。《中文大辭典》:「居,處也,謂所處之位也。」
[13]則:是也。《中文大辭典》:「則,是也。」
[14]貴左:看重左方也,以左方為貴重也。「貴左」是當時的社會習俗,以左方為吉祥尊貴,所以自然就以右方為不吉祥不尊貴。貴,重也,看重也。《國語.晉語七》:「貴貨易土。」注:「貴,重也。」
[15]用兵:作戰也。《中文大辭典》:「用兵,謂爭戰之事。」《荀子.議兵》:「凡用兵,攻戰之本。」用,使也,使用也。《廣韻》:「用,使也。」
[16]則:是也。《中文大辭典》:「則,是也。」
[17]貴右:看重右方也,以右方為貴重也。「貴右」是當時的軍隊制度,主將在右方,副將在左方。由於這個「貴右」的軍隊制度,和當時的喪葬制度的「貴右」相同。所以聖師老子,舉「用兵」的殺戮,來和「葬禮」的不吉祥來作對照,以彰顯當時,世人對戰爭普遍反感,才會形成和「葬禮」一樣軍隊制度。
[18]非君子之器:不是好男子追求理想的工具,春秋時代很多謀士會主張以戰爭成就霸業,所以聖師老子特別強調「戰爭」不是好男子追求理想的工具,好男子應以「以道佐人主,不以兵強於天下。」非,不是也。君子,好男子也。之,的也。器,工具也。
[19]不祥之器:不吉祥的工具。
[20]不得已:不得不而必須也。為了捍衛土地人民,不得不而必須竭盡全力進行戰爭也。「不得已」與三十章「毋得已」義同。請參考第三十章。
[21]而:承上轉下的語助辭。《助字辨略》:「而,承上轉下,語助之辭。」
[22]用之:使用它也,使用戰爭也,這裡「用之」即是「用兵」,所以「用之」就是「作戰」的意思。
[23]銛襲:磨利自保也。引申為打造出精銳的武器,並且訓練出精銳的軍隊,以求取生存自保。銛,利也,刀刃銳利也,引申為磨利兵器與軍隊也。《中文大辭典》:「銛刀,利刀也。銛戈,利戈也。銛矛,利矛也。銛兵,銳利之兵器也。」襲:披蓋也,掩也,覆也;引申為「護守、保護」。《逸周書.小明武解》:「無襲門戶。」注:「襲,掩也。」《史記.賈誼傳》:「襲九淵之神龍兮。」集解:「襲,覆也。」
[24]為上:是最上等也,是最高等也,引申為是作戰的最高準則。為,是也。上,高也,最也,上等也,高等也。《說文》:「上,高也。」《中文大辭典》:「上,最也,上等也。」《書.禹貢》:「厥田惟上。」注:「上,最也。」
[25]勿美:不要美化,這裡指不要美化戰爭。美,贊美也,稱善也,美化也。《中文大辭典》:「美,贊美之也,善之也。」
[26]也:起下文之詞,這是要起下一句「若美之,是樂殺人也!」《經傳釋詞.四》:「也,有起下文者。」《論語.學而》:「夫子至於是邦也,必聞其政。」
[27]若:如果也。《禮記.曲禮上》:「儼若思。」疏:「若,如也。」
[28]美之:美化它也,美化戰爭也。之:指戰爭。
[29]是:為也。
[30]樂殺人:喜歡殘殺人。樂,喜也,喜歡也。《一切經義.二》:「樂,喜也。」殺:戮也。《說文》:「殺,戮也。」
[31]也:表感嘆之意。《史記.春申君傳》:「何智之明也!」
[32]夫:發語詞。
[33]不可以:不能夠也,不行也,無法也。
[34]得志於天下:在世界上得意也,在世界上稱心如意也。得志,得意也,稱心如意也。志,私意也。《禮記.少儀》:「義與,志與。」注:「義,正事也;志,私意也。」
[35]矣:句末助辭。
[36]是以:正是因為也,就因為也。這個「是以」,直接陳述「吉事上左,喪事上右」,因為沒有上文可作因果,所以這個「是以」,不是表因果之連詞,故不能作「所以、因此」。因此把這個「是以」視為一個單辭,譯為「正因為,正是因為,就因為」。《中文大辭典》:「是,正也。」以,因也。《古書虛字集釋》:「以,因也。」
[37]吉事:吉祥事也。宗廟祭祀和冠娶這類事都是吉事。《禮記.曲禮上》:「吉事先近日。」注:「吉事,祭祀冠娶之屬也。」
[38]上左:尊上左方也,尊高左方也。「上左」與前面「貴左」同義,「上左、貴左」都是時俗,老子用「婚喪喜慶」的時俗,來講「戰爭」的時俗,所反應的就是,當時整個社會,對「戰爭」的厭惡是極為強烈的,聖師老子並不是要我們現在也必須遵照這個時俗,這個要點在閱讀時要特別留意,以免誤以為聖師老子在倡導「上左、貴左」思想,聖師老子是反對「名相位階」的,根本不會去倡導「上、下、左、右」這種「名相位階」,所以不會有「上左、貴左」思想。上,高也。引申為尊上、尊高。
[39]喪事:喪葬之事也。《中文大辭典》:「喪事,喪葬之事也。」《周禮.地官.牛人》:「喪事共其奠牛。」喪:亡也,亡本來不是死的意思,亡本意是指「逃、失」,也就是「走了」,古人因為不忍心說某人死了,就說某人走了,走了就用喪這個字來代替死這個字。不過由於語言變遷,現代人看到喪和死,已經不會感覺到有什麼差別了。《白虎通.崩薨》:「喪者,亡也。人死謂之喪,何言其喪,亡不可復得見也,不直言其死,稱喪者何?為孝子之心,不忍言也。」《說文》:「喪,亡也。」段注:「亡,逃也,非死之謂。鄭禮經目錄云:不忍言死而言喪,喪者,棄亡之辭。」
[40]上右:尊上右方也,尊高右方也。「上右」與前面「貴右」同義。
[41]是以:所以也,因此也。《文言文虛詞大詞典》:「是以,因此。」
[42]偏將軍:偏將也,一軍之中的副將也。《中文大辭典》:「偏將,副將也。」《中文大辭典》:「古時一軍之率,稱將軍。」《歷代職官表.總兵副將》:「偏將軍者,則正如今副將之比也。」《漢書.王莽傳》:「偏將軍百二十五人。」
[43]居左:處於左方也,立身於左方也。居,處也,引申為立身於某處也。《書.伊訓》:「居上克明。」《呂氏春秋.離俗》:「仁者居之。」注:「居,處也。」《呂氏春秋.離俗》:「仁者居之。」注:「居,處也。」
[44]上將軍:主將也,一軍之中的主將也。《中文大辭典》:「上將軍,全軍主將。」《戰國策.燕策一》:「二十八年,燕國殷富,士卒樂佚輕戰。於是遂以樂毅為上將軍,與秦、楚、三晉合謀以伐齊。」《史記.項羽本紀》:「王召宋義與計事,而大說之,因置以為上將軍。」《史記.高祖本紀》:「初,項羽與宋義北救趙,及項羽殺宋義,代為上將軍,諸軍黥布皆屬,破秦將王離軍,降章邯,諸侯皆附。」
[45]居右:處於右方也,立身於右方也。
[46]言:宣也,宣告也。《釋名.釋言語》:「言,宣也,宣彼此之意也。」這裡是說「偏將軍居左,上將軍居右」就等於是宣告「戰爭」和「喪禮」是同性質的。
[47]以喪禮居之:採用時俗的喪禮,來進行指揮作戰的職務配置啊!喪禮:居喪未葬時的禮儀。後句「以悲哀位之」,則是既葬後的祭禮。居喪時,喪禮和祭禮合起來,同樣可統稱為喪禮或葬禮。《老子道德經》所講的喪禮,也是統稱。《周禮.春官.大宗伯》:「以喪禮哀死亡。」《禮記.曲禮》:「居喪未葬,讀喪禮;既葬,讀祭禮。」
[48]殺人眾:戰亂之中,殘殺人命眾多也。殺人:敵我雙方軍民因戰爭而相互殺戮。殺,戮也。《說文》:「殺,戮也。」
[49]以悲哀位之:用悲傷愛念的心情,來安葬致祭亡者。以,用也。《廣雅.釋詁》:「以,用也。」悲,傷也。《廣雅.釋詁一》:「悲,傷也。」哀,愛也,愛念也,哀思也。《釋名.釋言語》:「哀,愛也,愛乃思念之也。」位,成葬而祭墓也,安葬亡者並且祭墓也。《周禮.春官.小宗伯》:「成葬而祭墓為位。」注:「位,壇位也。」《周禮.春官.小宗伯.掌建國之神位、注》:「故書,位作立,鄭司農云:立讀為位,古者立、位同字。古文春秋經,公即位,為公即立。」《說文通訓定聲》:「位,成葬而祭墓為位。」
[50]戰勝:作戰獲得勝利也。勝:克也,克敵也。《爾雅.釋詁》:「勝,克也。」《禮記.聘義》:「用之於戰勝。」注:「勝,克敵也。」《廣韻》:「勝,負之對。」
[51]以喪禮處之:是說,不要大肆慶祝,要用喪禮的沉痛心情,去追思哀悼那戰爭的死難者也。以,用也。處之,處理它。處,置也,安置也,處理也。《中文大辭典》:「處,處理也,處置也。」《禮記.檀弓.下》:「何以處我?」注:「處,猶安也。」之:指戰勝。

0 意見:

張貼留言